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我在梁祝故事里当女帝 > 第29章 王谢隐秘

第29章 王谢隐秘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王复北双手紧握成拳,“刘郁离,你够狠!”说完,低着头转身离去,不敢看众人一眼。

当着众人扒光他的颜面,让所有人知道他在王家不过是一个备受欺凌的可怜虫,这才是刘郁离给他的报复。

书院是他唯一的路,只有品状排行拔得头筹,他才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哪怕被刘郁离踹断了腿,他依旧坚持留在书院,只为了搏一个机会。

被王国宝欺凌他忍了,谁让他是旁支子弟?输给马文才他也认了,谁让他没个当太守的爹,为什么身份低微的刘郁离还要压他一头?

谁挡了他的路,谁就去死。

随着王复北的身影不断远去,其余人渐渐也散了。

梁山伯见祝英台与刘郁离有话要说,便先行离去。

马文才临走前回眸深深看了刘郁离一眼,他到底是谁?

为什么会知道这样的隐秘?他该不会是王家或是谢家某些人的私生子吧?

见没外人了,祝英台按捺已久的八卦之心,彻底压不下了,“郁离,谢安为什么不许?”

刘郁离:“因为王国宝烂人一个,谢安不喜欢。”

这个答案简单到祝英台不敢置信,“那谢安为什么还要选他当女婿?”

一句话问出,心里闪过三四个猜测,谢安看走眼了,婚前识人不明。

谢安的女儿与王国宝两情相悦,非君不嫁。

王国宝使用了卑鄙手段逼得谢安不得不把女儿嫁给他。

就在祝英台更为奇怪的想法冒出来前,刘郁离给了她一个抓破脑袋也不能想出的答案,“因为门当户对。”

“就因为门当户对?”祝英台摇摇头,拒绝接受这个荒唐的理由。

刘郁离看着眉眼间一派纯真无邪的祝英台,心里叹了一口气,有些事她或许该让祝英台有所警觉。

“英台,你认为当今门阀士族能与陈郡谢氏比肩的有哪些?”

祝英台思索了一番,回答道:“现如今只有琅琊王氏、太原王氏两脉。”

刘郁离:“正因如此,谢安为女儿谢道盈选了太原王氏,为侄女谢道韫选了琅琊王氏。”

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能上位,离不开王敦、王导兄弟的大力扶持,那时朝中官员三分之二皆出自王氏或是与王氏关系密切。

可以说,琅琊王氏是东晋门阀政治的奠基人。

陈郡谢氏虽在氏族中名列前茅,但远不如现在。直到谢安东山再起,陈郡谢氏才一步步登顶为门阀领袖,与王氏并肩。

“可是……”祝英台咬着下唇,不甘道:“可是王国宝非是良配啊!”

天下德才兼备的男儿多的是,谢安为什么就不能为了女儿幸福给她选一个好夫婿?

“朱门对朱门,竹门对竹门。”刘郁离说出电影《梁祝》中的台词,这句话深刻揭示了梁祝的悲剧从来不在于马文才个人,而在于畸形的时代。

在这个门阀等级最为森严的时代,祝英台的可悲不是悲在她不能选梁山伯,而是悲在她只能选马文才。

“朱门与朱门之间也有三六九等,一流氏族只与一流氏族联姻。”刘郁离继续道出士族联姻的潜规则。

纵观东晋百余年历史,能称为一流士族的只有琅琊王氏、颍川庾氏、龙亢桓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五家。

前三家最辉煌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当权的是陈郡谢氏,再过不到十年就是太原王氏,而带领太原王氏取代陈郡谢氏的就是王国宝。

联姻只论门第,能够匹配谢家的寥寥,再加上男女婚龄限制,基本没得选。谢道盈婚姻不幸,谢道韫亦是如此。

谢道韫回门时,谢安见她闷闷不乐问及缘故,一句“天壤王郎”道出其中心酸。

她的叔父、兄弟皆是人中龙凤,却没想到天底下还有王凝之这样的人。

从祝英台到谢道韫,士族女子无论门第高低,婚姻不幸可见一斑。她们的婚嫁从来是掌握在别人手里,由不得自己半点。

刘郁离:“英台,将来同你定亲的只会是士族。”

祝英台莫名觉得这句话很可怕,一时间又没想明白可怕在哪里。开口道:“我爹娘很疼我,他们一定会让英台自己选。”

“郁离,你呢?你想嫁什么样的人?”

刘郁离朝着祝英台眨眨眼,含笑说道:“功名未就,何以家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