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我在梁祝故事里当女帝 > 第24章 身份危机

第24章 身份危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不如你告诉我,为什么广陵刘郁离查无此人?”马文才让突如其来的问题让刘郁离瞳孔不觉收缩。

越是如此,越是镇定,十分淡然地反问道:“是吗?”

她想过有一天自己的行为会引来别人的关注,追查她的身份,但她没想到这一天来得如此之快,更没想到第一个查验她身份的竟是马文才。

刘郁离不知道的是,同住第一天,她的异样引起了马文才的怀疑,第二天他就吩咐马峰调查刘郁离的底细。

然而,因不清楚刘郁离的详细地址,此事耗费了很长时间。马峰派去广陵的人虽在官府查到了刘郁离的户籍信息,但户籍上的住址却因多年前的一次火灾早已沦为废墟。

派出查探的人在当地花费了半个月时间硬是没有查出刘郁离的蛛丝马迹,只能先回来禀报。

马文才昨晚因陈璋等人的话,回忆起了刘郁离一些不寻常的细节,心不在焉,没有特别在意。

直到今日两人起了冲突,马文才忍不住旧事重提,他想知道刘郁离究竟藏着什么秘密?

狭长凤眸闪烁着危险的光芒,上扬的眼尾凉薄到狠厉,“祝英台和你的秘密,你只能保一个。”

他将刘郁离视为朋友,没有在众目睽睽下拆穿他的身份问题。若是刘郁离执意为了祝英台与他为敌,那就别怪他不客气了。

看着刘郁离没有多余表情的脸,他不明白为什么到了此时,刘郁离依旧能如此云淡风轻?

刘郁离上前一步,将两人的距离缩短到避无可避,眼底一片波澜不惊,“威胁是个好手段,不过你用得太早了。”

一旦威胁不成很容易鱼死网破,不到万不得已,她从来不会使用此计。

马文才不以为意,嘴角勾起阴鸷的笑容,“刘郁离,告诉我,你在隐瞒什么?”

面对马文才投来的凝重、探究的眼神,刘郁离微微一笑道:“每个人都有不想为人所知的事,我从来不过问文才兄的私事,这才是朋友相交之道,不是吗?”

刘郁离越是劝阻,马文才越是好奇,目光凝聚在对方脸上,似乎想透过每一寸皮肉看清他藏在迷雾后的真容。“你到底是谁?”

刘郁离来书院有何目的,他与自己相识、相交是意外还是阴谋?

“我就是刘郁离。只可惜这么简单坦诚的答案,文才兄却是不信的。”转而,刘郁离看似无奈的脸上重新扬起笑容,“忘了你是钱唐本地人,来书院无须过所。”

刘郁离提了一个马文才知识的空白区,他听过但具体怎么回事,不是很清楚。

一脸不解地看着刘郁离,想知道他如何解释这件事?

刘郁离含笑,问道;“广陵刘郁离如何识得上虞祝英台,你不觉得奇怪吗?”

古代的过所大致相当于现代的护照,也可以理解为唐僧西行取经所用的通关文牒,一般由户籍地官府签发。

古人在离乡去往外地时必须携带过所,证明自己的身份,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身份证。

马文才以往并没有觉得此事奇怪,只当刘家与祝家之间是世交亲戚,如今查到刘郁离身份异常,反而起了疑心,不禁顺着他的思路问了下去,“你和祝英台是怎么认识的?”

“这是因为我生在广陵,长在上虞。”看着马文才深邃如渊的眼睛,刘郁离问道:“王复北以太原王氏自称,他真住在太原吗?”

户籍所在地与实际居住地不一致的问题,从古到今并不罕见。

“你现在家住上虞?”马文才听出了刘郁离的意思。广陵刘郁离并不在广陵而在上虞。

例如,太原是王复北祖籍所在地,此时已是北秦领土,晋阳更是秦国国都。

太原王氏一族早就南渡了,过江后一部分族人分散在不同地方,但这并不影响他们以太原王氏自称。

刘郁离点点头,说道:“若是想查我身份,我建议文才兄去上虞郁离山庄。”她脸上挂着明晃晃的讥笑,“为了不让文才兄少跑一趟,我不妨说清楚点。”

“郁离山庄位于上虞凤鸣山,我家祖上曾隐居于此。”

事实上,当刘郁离第一次看到自己户籍在广陵时,心中讶异不已。明明是上虞县衙着手经办,怎么会在广陵?

后来,同衙门多打几次交道她就摸着了套路,谁能想到这个时代的经年老吏奸猾至此,想出了一方受贿,一方办事,利益交换的套路。

就像此时,马文才在广陵能查到她的户籍却查不到实际信息,上虞虽能查到却是挂籍,相当于临时居住证。

一旦出了问题,两方互相踢皮球,问就是她有广陵户籍,搬迁后挂籍上虞,程序上合情合法。

而广陵那边就能推脱说,户籍虽然在此,但人在上虞,你们要查就到上虞去查,相当于两方直接卡bug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