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我在梁祝故事里当女帝 > 第17章 比试变故

第17章 比试变故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斗转星移,转瞬间就到了比试当天。

双方没有一人缺席,只有本该当裁判的名士,不知为何没有出席,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双方士气。

第一局礼艺,由士族陆时对阵寒门贾至。仅限于坐立行走、衣冠服饰等与学子关系密切的礼仪。

单就动作的规范程度而言,二人皆是无可挑剔。

贾至的一举一动规整、肃穆,堪称礼仪教科书。

陆时的比贾至多了几分融入生活后的自然,端正不失从容,严谨不失优雅。

这是刘郁离听完山长以及四位夫子的点评后总结出的结论,结果自然是陆时胜。

马文才看着身侧一直闭眼打瞌睡的刘郁离,颇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你的礼仪勉强入目,还不用心学着点!”

他一直搞不懂刘郁离是怎么做到又刻苦又懒散的,练武时一丝不苟,每个动作标准到苛刻,但在礼仪课上又敷衍到昏昏欲睡。

刘郁离闭着眼问了一句,“比别人跪得标准能升官发财吗?”

清脆空灵的声音听得马文才心口发堵,刘郁离是怎么把周礼与升官发财扯一起的,这是正常人该有的想法吗?

与此同时,梁山泊看着满脸忧虑的祝英台,劝慰道:“英台,我们不是分析过了吗?君子六艺,我们能争的只有乐、书、数。”

寒门与士族之间的差距,不是轻飘飘几句话或者短时间的努力能抹平的。礼、射、御三艺,他从没想过能赢。这一个月来,他所做的不过是扬长避短,争取能争的。

梁山伯的心思祝英台不是不懂,她担心万一保不住三胜,梁山伯会真的按之前所说的那样,牺牲他一个,保全其余人。

这是祝英台无法接受的。

梁山伯看到祝英台看向刘郁离那边,一脸不平,低声说道:“英台,你千万不要因比试的事迁怒刘兄。”

若是因为一场比试影响到英台与刘公子的兄弟感情便是他的过失了。

祝英台瞥了梁山伯一眼,解释道:“我是在瞪马文才,不知道他使了什么邪术让郁离改了主意,答应参加比试。”

梁山伯:“兴许是刘兄自己要参加的。”刘兄向来是个主意正的,他不觉得马文才能勉强得了他。

祝英台:“那也是马文才算计的。”

郁离连自己在比试名单上都不知道,要不是马文才算计她,她本可置身事外的。

这话,梁山伯不知如何接,也不敢接。

马文才看着祝英台投来的不善目光,推了一把身旁的刘郁离,说道:“你看祝英台想杀人的眼神,他一定是知道你要参加比试,对你心生怨恨。”

刘郁离睁开眼,朝着祝英台的方向,笑着挥挥手。她还不至于猜不到小姐妹的心思,她是对自己有意见吗?必然不是。

刘郁离认真地看着马文才,低声说道:“她只是想清君侧。”

马文才伸手指着自己,“关我什么事?”他同祝英台连话都没讲过几句,祝英台凭什么认为是他蛊惑了刘郁离?

转而,马文才对着刘郁离耳语道:“清君侧,你可真够大胆的。”竟敢以君王自居,不对,凭什么刘郁离是君王,他是臣子,还是奸臣?

马文才的话让刘郁离开始反思,大胆吗?她要是真大胆就不该想着做大将军,而是坐龙椅,看来她还是不够大胆。

刘郁离看着台上神采奕奕的祝英台,心生感慨,什么时候女子也能光明正大地出入书院,与男子同台竞艺?

第二局比的是乐,祝英台对阵秦良生,在乐器的选择上,二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古琴。

当秦良生奏响《高山流水》的那一刻,刘郁离就知道他要输了。

祝英台最擅长的曲目也是这一首,她在祝家曾多次听闻祝英台弹奏此曲,水平略胜秦良生一筹。

秦良生弹完一曲,响起一片掌声。

等到祝英台开始演奏,众人惊觉什么叫天外有天,什么叫如听仙乐耳暂明,什么是绕梁三日。

绝妙的音符在祝英台的指尖如清泉流泻,以前郁离说她的琴声少了点东西,她一直不明白,直到今日她才懂少了什么。

目光投向清凉山青翠的身影,想起后山叮咚的溪水,看向台下一脸欣赏的梁山伯,一旁神色陶醉的刘郁离。

她想她找到了郁离所说的东西,一份情。

一份走出祝家庄,去同真正的高山、流水相见、相交的自然之情、知己之情。

“英台的琴声有魂了。”刘郁离为小伙伴的进步由衷的高兴。

之前,祝英台指下的高山不过是比寻常人的巍峨些,流水壮阔些,但山还是山,水还是水。

如今山是她,水是她,山水有了独属于祝英台的名字,那是别人夺不走的羁绊,斩不断的依恋。

这一局,祝英台赢得无可争议。

听了祝英台的琴声,马文才对她改观了不少,她的琴声里多了一种他没有的东西,那种东西是什么?暂时他还没想明白,不过他相信他早晚能找到答案。

祝英台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回到台下,就见梁山伯激动地抓住她的手,说道:“英台,你真厉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