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我在梁祝故事里当女帝 > 第7章 好戏不断

第7章 好戏不断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常无名重新跪下,跟着众人叩拜,“多谢山长!”

与寒门子弟的兴高采烈不同,士族子弟脸色一个比一个难看。书院超负荷收人,必将损及他们的利益。

山长看着梁山伯,好奇地问道:“你是怎么看出我的身份的?”他身上的衣服就是学院的杂役服,而且他扫地时绝没有趁机偷懒看戏。

梁山伯站起来,看了一旁的祝英台一眼,这是他的功劳。要不是祝英台提醒,他还不知道一个人的衣着装扮有这么多的门道。“山长的鞋子是青云靴。”

青云靴是民间根据官靴仿制的,鞋底比一般的鞋底厚且软,还不易滑。最适合上朝时长时间站立的官员或者是出门远行的人。

出门前,他娘听闻青云靴既舒服又寓意好,便想给他买一双,谁知一问,价钱十万。

梁山伯当然不愿意买这么贵的鞋,不是买不起,而是没必要。

他能拿出黄金十两的束脩,难道还裁不了一身新衣服或者买双新鞋吗?

在他看来,衣服鞋子干净整洁就好。若是因水洗日晒,折了颜色,好好的东西就扔了,实在太过奢靡。

山长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鞋子,心道,他老人家年纪大了,穿双好鞋,不应该吗?

臭小子,眼太尖了。

山长又问道:“如果我今日不出面,你当如何?”

梁山伯憨厚一笑,坦然道:“别人山伯不知道,但山伯自己肯定会赖在书院门口不走。”

好小子,我出不出面都赖上我了啊!

“最后一个问题,你明知王家的两个仆人听不懂你的话,为何还要与他们多费口舌?”

这小子也不是个迂腐的,为何如此行事?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出自《召公谏厉王弭谤》。意思是阻塞老百姓的嘴,就好比阻塞河水。如果河水阻塞后,一旦再决堤,就会伤到很多人。

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出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大意是我听说过用忠诚和善良来减少怨恨,但没有听过用权势来防止怨恨的。等同于以德服人。

提及此事,梁山伯有些意外,“山长,您看到了,为什么不阻止?”

山长:“什么事都管,早晚累死我老人家。”

梁山伯嘴唇张合,想说什么,最后回避了这个话题,转而回答起山长的问题,“这两句话,山伯第一次听时也不懂。后来听到多了,慢慢就懂了。推己及人.......”

梁山伯腼腆一笑,没有再多说什么。

山长却看明白了他的本意,“你认为他们也能读书?”

门阀士族垄断了知识,他们连与寒门一起读书都认为是耻辱,更不用提仆从等卑贱之人。仆从读书不是上进,而是造反。

梁山伯还没有说什么,祝英台插话道:“他们有眼、有耳、有嘴,能看、能听、能说,为什么他们不能读书?”

梁山伯微微颔首。奴仆也是人,只要有向学之心,为什么不能读书呢?

“他们如果有机会读书,说不定还会胜过我们。郁离……”读书就很好。祝英台意识到差点失口,紧急补救,“郁离也这样认为。”

山长摸着胡子,看着两人,目光里藏着说不出的深邃。不多时,说道:“至于你们入学,缺什么东西,你们问他。”

顺着山长的手指,梁山伯看到了刚走过来的刘郁离,“学生明白。”

刘郁离没想到她只是看个戏,还能给自己招来麻烦,推脱道:“这不好吧!在其位谋其政,我只是个学生。”

山长微微一笑,白花花的胡子乱颤,低声问道:“刚才的戏好看吧?后面还有。”说完,背手而去。

等祝英台、梁山伯交完束脩,跟着刘郁离赶往宿舍已是夕阳西下。

刘郁离:“英台,告诉你一个坏消息。”

祝英台见刘郁离一副恶作剧的表情,心生不妙,明知不该顺着她的话问,偏生忍不住,“什么坏消息?”

刘郁离:“书院收的人多了,宿舍住房不够用,需要两人一间。”

三十个学生,原本一人一间,正好。现在多了十五个寒门子弟,每人还带着一个书童,原本的单间就成了双人间。

祝英台一听,小脸一垮,她可从没与人同住过。哪怕是银心、郁离晚上值夜,也都是睡在一旁的套间。“真不能一人一间?”

梁山伯:“对不起,我又连累你了。”

他刚逼着山长把人收下,若是再提出一人一间,山长一定会直接把他从山上踹到山下的。

看到梁山伯如此愧疚,祝英台依旧说不出安慰的话,她好惨!怀着最后的希望看向刘郁离,“郁离,你是不是漏掉了一个好消息?”

“虽然……我想说……”刘郁离的虽然听得祝英台心都要碎了,“能安排我们俩同住吗?”

这是最好的情况,她和郁离皆是女子,同住也没什么。

“虽然……我想说没有。”刘郁离补完后面的话,“但没有好消息是不可能的。”

祝英台美丽的小脸光芒顿生,“你是说我们俩住一起?”这消息好到有点不敢相信。

“当然了!”刘郁离十分得意,她提前入学这么多天,不就是想着同师母打好关系,利用先机,在宿舍名单上做手脚吗?

然而,刘郁离的骄傲面具在公告牌上看到名单的那一刻碎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