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当时是我的好朋友带走了我。” 宋平安的声音有些颤抖,她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歉意。
李赏摇了摇头,打断了她的话:“不,平安,你不需要道歉。”
他的眼神变得温柔。
“如果不是你,我早就死在那间不见天日的屋子里了。”
李赏见宋平安还是自责,他立刻换了一个话题。
“你想不想知道,那日和你分开之后,我是怎么在虞城站稳脚跟的?”
宋平安眸子里的愧疚被好奇所取代,连忙说了句:“想。”
李赏拿起空空的茶杯一边把玩,一边开始讲述之后的故事。
从他的叙述中,宋平安这才明白了为什么他会变成如今虞城中大热的琴师。
那日李赏被那对夫妻带回了家,一连几日,他昏睡不醒。那对夫妻也是囊中羞涩,没钱给他找大夫。
幸好第四日时,一位中年男人路过,想在那对夫妻家讨碗水喝。
在喝水的间隙,那个中年男人发现了昏迷不醒的李赏。他自称是大夫,仔细地为李赏把了脉。
经过针灸,李赏当日便醒了过来。虽然身体依旧虚弱,但是意识已经清醒。
宋平安对那位大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忍不住开口问李赏:“他还在这虞城中吗?”
李赏摇摇头。
“他来虞城是来寻他的女儿的。只是他的女儿早已不在虞城,他便回乡了。”
李赏说这话时倒是不免想起,说来也巧,那位大夫也姓宋,而且,他总觉得宋平安与那大夫有些相似。
难道……
李赏忍不住问宋平安:“你的亲人呢?还有你的家乡在哪里?”
宋平安微微一愣,她没想到李赏会突然问起这个,但她还是回答道:“我没有亲人了。”
她顿了顿,又继续补充道:“我的家乡在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那个地方没有吃的,屋子全部都塌了,整个天空都是混沌黑暗的。”
李赏听后,眼中划过一丝心疼。
看来是他想多了,他还以为她会是宋伯伯的女儿。
“我也没有亲人了。”李赏的声音突然变得清冷。
宋平安望向李赏,眼中有不同的情绪交织着。
她在想,为什么他会没有亲人呢?她第一次在那间废弃的屋子里见到他时,他双目失明,骨瘦如柴,没有活下去的欲望。
她试探性地问他:“是曹平杀了你的家人吗?”
李赏摇摇头。
后来她虽然好奇却也不好再问他什么。
只是他突然开口说起了他的过去。
“早年间,父亲早逝,留下了一笔丰厚的财产。我与母亲相依为命。她是一个十分温柔的女子,她总喜欢穿素色的衣裳,她教我抚琴,说琴声能够带走世间的一切忧愁。”
他说这话时,嘴角挂着淡淡的笑意。
下一秒他的语气就染上了几丝悲凉。
“只是后来一场战事席卷了我的家乡,母亲的眼睛再也没有睁开过,她的素色衣裳沾满了尘埃,琴音亦随战火而断。”
“我孤身一人,成了奴隶,被卖到了曹平手里。”
一时之间,两个人都没有再说话,只是那么静静地坐着。
宋平安有些后悔,为什么要问他这些问题,让他白白地添了些忧愁。
“你现在已经是虞城赫赫有名的琴师,你的母亲在天之灵,一定会为你感到开心的。”宋平安轻声安慰道。
李赏眼底的落寞渐渐地消散,他朝着宋平安微微一笑。
“谢谢你,平安。”
谢谢你三个字承载了李赏太多复杂的感情。
若是没有她,他早已死在那间荒废的小屋里了。
若不是她,他不辨黑白,不辨光暗。
若不是她,他摸不到月光。
她的存在,于他而言,不仅是救赎,更是重生。
宋平安与李赏相视一笑,随即两个人都静静地看着流连在枝头上的日光。
“宋姑娘,门口有个姓谢的公子找你。”
沈墨向宋平安和李赏传达了门外的消息。
宋平安微微颔首,轻声回应:“是谢闻已。”
随即她又转向李赏,轻轻一笑:“李公子,时间也不早啦,我先回去了。”
李赏起身,语气温柔:“平安,你若是改日想采访哪位权贵,尽可来找我。”
宋平安用力地点点头,脸上的笑意更甚。
沈墨望着自家公子望向宋姑娘离开的身影,有些落寞。
李赏收回目光,语气恢复了他惯常的那番清冷:“沈墨,你将我放在书案旁边架子上的月桂茶和你昨日新买的桂花糕包好,给宋姑娘送去。”
“可是公子,那包月桂茶是最好的一包,你都还没来得及尝尝……”
李赏打断沈墨:“快去,再晚,他们就该走远了……”
“是,公子。”
沈墨在宋平安坐上马车的最后一刻及时将包好的茶叶和桂花糕递到了她的手上。
“宋姑娘,这是我家公子让我送给你的月桂茶和桂花糕。”
宋平安接过沈墨递来的盒子,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温和的笑容。
“麻烦你代我谢谢你家公子,这份心意,我心领了。”
马车上,谢闻已望着宋平安手上的盒子,神色不悦。
“不就是桂花糕嘛,我也会做,我做的比他送给你的更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