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三分归魏(下部) > 第159章 一五七、夜宿渡口

第159章 一五七、夜宿渡口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曹植告诉我,他趁着进京奔丧的机会,亲手将我托付给他的丹药当面交给曹叡,包括我写给曹叡的密信。他宽慰我说,曹叡没有什么抵触的反应,看起来气色也还可以。

我知道曹叡肯定不愿意跟我倾诉求子不顺的事,也不愿意在我面前过多提及。除了上次皇后小产,他实在伤心难过,在我面前绷不住,后来有关这些事情,他就不怎么跟我说起。

我俩之间的关系,实在不适合谈论他的子嗣。倘若他能顺顺利利拥有健康的继承人,以后我们相处起来,应该也会更顺畅一些吧。

不管怎么说,太和四年七月十八,我终于“老夫聊发少年狂”,隐瞒了永安、江陵两城的军民百姓,带着总计八人的小队,离开永安,踏上了入蜀之路。

经过反复讨论,最终计划是通过陆路前往巴郡,和杜济在巴郡的旧友“接上头”,在对方的帮助下更换行头,做实“巴郡小商户”的人设。随后再从巴郡上船,走水路进入四川腹地、直入成都。

正如星寰所说,一路上都很顺利。杜家在巴郡的朋友很给力,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相信杜家的说法,反正是没有表露出任何的质疑,不遗余力地帮忙,甚至帮我们搞定了进入成都的通行证。

“通行证”这个东西,是时代的刚需。战争时代,叫得上名号的城市都需要进出的凭证。看似管理严格,一般来说也不算难搞。总有空子可以钻,总有人脉可以找。

但我们还需要一个证件,必须是有门路才能办理,就是能去成都做生意的凭证,蜀汉叫做“锦牌”。

有了这个锦牌,才能自称商人而不会招致疑问。永安的商户是没有这个东西的。因为他们还算是蜀汉子民的时候,成都那边并没有弄出这个证件来。

换句话说,这个证件的出现就是在失去永安之后,蜀汉方面为了防范间谍而弄出来的。永安人连见都没见过,只能在巴郡想办法。

在船上航行了十来天,眼见着距离成都越来越近,我的心情不能不说也少许紧张起来。在成都有什么等着我,能不能找到夏侯和将他顺利带回来,都是无法预知的。

“船速好像加快了。”杜敏说。

我站在窗边朝外面看了看,暮色更深,船行的速度确实快了不少,心中的担忧稍稍放下。

又过了一会,司马昭回来了,笑嘻嘻地跟我说:“马上要到渡口了。咱们准备宿夜吧。晚上吃啥?”

我也笑:“阿昭果然是饮食上最要紧。”

司马昭挠头:“走了这许多天,干粮都快吃完了。船家只会炖鱼,实在吃得有点厌了。”

我正想安抚他两句,筚红棘在他身后进来,冷硬地说:“船靠岸了,去猎些野物。同去么?”

司马昭两眼放光:“去!当然去!现在就去么?”

我赶忙阻拦:“要去哪里?别走远了,人生地不熟的。”

筚红棘目光坚毅,轻描淡写地说:“山里,没什么危险。肯定把他好好带回来。”

我看看已经兴奋得快要伸出舌头斯哈斯哈的司马昭,再看看筚红棘的淡定从容,心知我已经阻止不了他们了,只好叮嘱:“一个时辰之内,必须回来。”

两个人像是脱离了啰嗦班主任的小学生,拿上武器风卷残云般地走了。

我摇头、叹气。杜敏起身来到我身边,不无羡慕地说:“我也想跟他们一起。打猎一定很好玩吧?”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你在自己的赛道上好好努力就好,不用非要跟风自己不擅长的东西。”

杜敏似懂非懂。我微微叹气,转身出了船舱。

我还是对司马昭过于宽容。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白天里看起来生机勃勃的山林,此刻已经换了一副面孔,在夜色中显露狰狞,如同伺机而动的妖魔鬼怪。

早知道是这样,我不该放司马昭出去的。即便有筚红棘在,风险还是太高。

船已经停靠在渡口,船家和船工正在忙着下锚停船。我的亲兵和黄权眼见不需要再帮忙,都在船头站着,对着岸上的方向闲聊。

我走过去,几个人看着我。为了避免暴露身份,出门在外,我严禁他们在人前向我行礼。

黄权小声对我说:“方才,阿昭和筚兄弟上岸去了,公子可知晓?”

我点点头:“等着今晚加餐。不过,此处距离成都只有一天的水路了,说不定会有官差来巡逻检视,小心为上。”

黄权无声点头,朝着成都的方向看去,轻轻感叹一声:“想不到黄某有生之年,竟有重返锦官的一日。”

我无言,但我心里,同样也是这样想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