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三分归魏(下部) > 第129章 一二八、夜会孔明(上)

第129章 一二八、夜会孔明(上)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我和荜红棘潜伏在黑暗之中,盯着那座中军帐足足有半个时辰。在这期间,帐外站岗的军士被叫进去两次。还有人来中军帐求见,能听到军士回答“丞相尚未歇息”之类的字眼,基本可以判断这里确实是诸葛亮的中军帐。

我决定不再犹豫,示意荜红棘做好准备。他会意,无声无息地抽出弯刀,与我一左一右分别向营帐靠近。

一阵狂风忽然横向刮过,蒙蒙雨丝瞬间变得凌乱,吹灭了帐外营火中的一处,也让两名军士的注意力瞬间向那边集中。我心知机会来了,甩手打出蓄势待发已久的飞石,正中其中一名军士的面门。

那人短促地叫了一声,仰面倒地。我不确定我是不是打中了他的眼睛。如果命中的话,以这个距离、以我这一发的力度,眼球绝对是保不住的。

与此同时,荜红棘也纵身跳起,犹如鬼魅一般的身影快如闪电、威猛如泰山压顶。我眼角余光只瞥见黑夜中闪过一抹寒光,紧接着血花盛开。另外一名军士连叫都没叫一声,身子便软绵绵地倒了下去,被荜红棘拽着没有直接扑倒在地发出巨响。

而我早已闪身进了营帐。

这一切都发生得太快。从那阵妖风横扫到我冲进营帐内,不过短短十几二十秒。

而我一进去便感到有些不对劲。

营帐中干净整洁,熏香淡雅,混合着雨夜清新湿润的气息,交汇成一种令人心情非常舒畅的味道,让我的第一反应是反思自己的营帐是不是弄得太邋遢了。

而在营帐中央的案桌上,井然有序地放着一壶香茗、两个茶盏、一张棋盘。灯烛之下,在博山炉的袅袅香气中,一个羽扇纶巾的儒雅男子坐在案后,正在执笔写着些什么。

听到我进入营帐的动静,对方连眼皮都没有抬一下,执笔的手也没有丝毫动摇,笔速一如既往,镇定自如到我不免有几分尴尬。

也许他就觉得是自己的卫兵进来了?

不过,那的确是诸葛亮本人。

尽管已经快要十年不见,尽管我当年在成都也仅仅只是见过他几次,我还是认出眼前这名儒雅的中年男子正是如假包换的诸葛亮。只是他实在比当年在成都的时候要老去许多,即便在这样昏暗的灯火中也能看出鬓角的斑驳和面容的变化。

我正在琢磨是不是应该发出点什么声响来让他注意到我,他忽然开口了:“贵客既然来了,何不报上姓名?”

我心里顿时一片通透——他知道我来了,他也知道我要来!

刹那间,我险些又要怀疑星寰泄露了我的行踪,怀疑这是一个针对我的陷阱。我拼命说服自己要相信星寰、他绝不可能背叛我,一面没有什么底气地哈哈大笑。

“真不愧是神机妙算的诸葛孔明先生。夏侯称在先生面前搬弄雕虫小技,倒像是跳梁小丑一样了。”

我故意叫他“先生”,不叫他“丞相”。对于魏国来说,压根不承认自说自话的蜀汉,又怎么会把他称作“大汉丞相”?

诸葛亮终于放下了他手中的笔,将那张刚刚写好的羊皮纸展开在眼前端详一番,满意点头,随后放下纸张看向我:“夏侯将军,久闻大名。将军果然一如传言,身先士卒、勇武过人,如令弟所夸赞那般,实乃魏军翘楚、魏廷栋梁。”

我笑笑:“诸葛先生谬赞。先生知道我今夜要来?”

他也笑,笑着摇了摇他不离手的羽扇:“亮略为知晓一些占卦推演之术。早先随手占了一卦,算出今夜有贵客来访,但并不能精准算出来者何人。想不到夏侯将军也是个急性子,果然与令弟同出一门。”

这是他第二次提起夏侯和了!我按捺着内心逐渐升腾的火气,皮笑肉不笑地问:“那先生可有算出我为何来见先生?”

诸葛亮笑着指了指桌前的坐垫:“将军何不坐下说话?亮虽然算不出将军所为何事,不过,总有把握堂堂夏侯少将军,不至于是为了行刺而来吧。”

我眉头一拧,身后忽然一阵凉风,筚红棘掀开帐门冲进来,叫了我一声“将军”。

我扭头,愕然发觉帐外的营火将无数士兵的身影投射在营帐上,层层叠叠,将我和筚红棘与诸葛亮一同包围在这座军帐中。

我倏地看向诸葛亮:“你这是……打算玉石俱焚?”

“非也。”诸葛亮笑着抚髯,看着我道:“只是想让将军安心坐下,同我下一盘棋。毕竟一别经年,彼此棋艺如何消长,我也颇为好奇啊、赵乐公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