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三分归魏(下部) > 第63章 六十三、决心

第63章 六十三、决心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听过星寰的整个计划,我有点头皮发麻的感觉。

我本来只是想请他帮我想想办法,看能不能尽量保住夏侯和的命。实在不行,为了整体的战略利益,我多少做了可能会牺牲弟弟的心理准备。但我怎么也没想到他会提出如此庞大的一个计划,反而让我害怕起来。

他的计划是——利用蜀汉打算以夏侯和要挟我的心理,加上孟达实际上已经反叛的事实,诈降蜀汉,救回夏侯和,一举铲除孟达,收回上庸城和新城郡。至于夷道城能不能顺便也夺回来,不做优先考虑。

他解释了自己提出这个计划的依据。

首先他认为,蜀汉原本并没有一定能攻下江陵城的打算。李严调集的这支蜀军,虽然详细情报尚不清楚,但他们绝对没有足够的实力击败我。他们自己多少也有些自知之明,很可能最初制定的计划就是先拿下夷道,拔掉魏军在长江南岸唯一的立足点。

令蜀军意外的是,他们在夷道之战中抓住了夏侯和,当然也能够轻易证实他的身份。虽说用弟弟换城池这种提议只是随口一说用来吓唬人的,至少有主帅的弟弟在手,多少能起到牵制作用。对于战略目标是夷道的蜀军来说,后续谈判中也能多一点筹码。因此,夏侯和对他们来说是很重要的俘虏,他们不会对他怎么样,我们暂时无需担心他有性命之忧。

他分析道:“孟子度久居新城郡,远离京都洛阳,除了先帝之外,与朝中文官武将几乎都没有来往。朝廷在先帝时期也一直对他毫无约束,他事实上早已独霸一方,自行其是。予并不清楚今上是否有削减他权限的打算,即便没有,司马懿坐镇宛城,也不会放任他割据一方。孟达忌惮司马懿,想要先下手为强,并非是他庸人自扰。”

我同意他的看法。孟达的秉性中本就含有投机心理,加上与司马懿不睦,即便没有人怂恿鼓动,他自己也会想方设法寻找退路。蜀汉就是他的退路。他的势力范围新城郡紧邻蜀汉,他之前又是蜀将,自然不会放着这个便利条件不用,舍近求远去找东吴。

“倘若孟达和蜀军联手,唯一有可能攻下江陵城的方式,就是前后夹击。”

我吃惊不小。仔细一想,假如孟达从陆路出兵,蜀汉的水军挟攻下夷道之后的余威兵临城下,我腹背受敌,确实会有些吃力。特别是城中粮食不足,一旦水陆两面的交通都被封锁,粮食运不进来,更是危险。

“那他为什么不行动?他既然事先知道蜀军攻打夷道城,说明他们早就搭上线了!”

星寰笑了笑:“这恰恰说明双方谁也没有死战之心吧,不是么?”

说实话,孟达在上庸城和整个新城郡有多少可用兵力,我的确不清楚。但新城虽然号称是郡,实际上人口和面积根本达不到“郡”的标准,纯粹是曹丕专门为了孟达设置的。而曹丕跟孟达之间不管有什么吧,他终究是帝王,不可能因为个人喜好而忽视风险,也就不会给孟达配置太多兵力。自保没问题,真要孟达出兵配合蜀军,夹击江陵,可能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再说以孟达的性格来看,即便他有足够的兵力,多半也会想方设法保存实力。

“予以为,孟达对将军多有误解,以为可以和将军一谈。将军正该好好利用。”星寰又道。

我笑:“还好之前让他误会重重。这人记忆力倒是很好,他肯定认出了我,说明他对九年前我和关银屏的上庸之行印象深刻。先生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了。只是对于先生的计划,我觉得变数太多,果真能如先生所想那样顺利吗?”

“的确,这个计划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全盘配合。稍有不慎,便可能露出破绽,功亏一篑。但首先最要紧的是——将军是否想要执行这个计划呢?”

我顿时被问住。星寰对我微微一笑:“将军莫要忘了,计策虽然是予提出来的,是否采纳却是将军说了算。将军才是江陵统帅,后果和责任,也都是将军承担的。”

我缓缓地说:“容我想一想……”

我起身走到门口,打开房门,外面执勤的士兵看到我急忙行礼。我点头回应,盯着院子负手而立。天色向晚,太阳已经移动到西边的天空,将府衙内外的一切景色拉长。我凝视着站姿笔直的士兵、修剪整齐的院落、朴素坚固的砖瓦院墙……这一切都提醒我,作为一个生长在二十一世纪的现代青年,此时此刻,我真实地站在历史的节点中。

星寰的计划固然危险,却也能看出野心勃勃。若我采用这个计划,能否取得设想中的最好成果姑且不论,至少我能预想到,这无异于打开了某种开关,开启与我迄今为止的十年来完全不一样的节奏。

却是我梦寐以求。

按照历史原本的进度,孟达必然会重新反叛,也必然会被司马懿消灭。但原本的历史中不涉及江陵。按照原先的历史剧本,直至三分归晋的最后,江陵仍然牢牢攥在东吴手中。

而眼下,江陵在我手里,在我这个本不该存在于这个时间节点的人手中。我应该做的,自然不能再遵循历史剧本中的记载。

眼前壮美的风景、诡谲的计谋,远方凝重的朝堂、深爱的恋人,以及我自身的迷茫和野心、叹息与执念……隐藏在所有一切背后的,终究是历史的车轮和命运的意念啊。既然如此,放手一搏又何妨?

我重新关上房门,走到星寰面前,半跪下来与他四目相对。他一直默不作声,放任我完全进行独自思考和决断。他不想因为自己的缘故而干扰我的决定。

“先生,”我低声问,“倘若计划失败,无非是丢了夏侯和的命和这座江陵城,是么?”

他冷漠地注视着我的眼睛,答道:“或许还有将军自己的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