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话还没说完,曹叡脸色骤变,冷然道:“这不可能!藩王不能掌兵权!”
“啊?这……不至于吧?为帝王分忧、拱卫皇室,不是宗室的本分吗?”
他瞪了我一眼:“本来藩王不得涉政是先帝定下的铁律,我已经破了规矩,让皇叔进京入朝,参与尚书台事务。此事在朝中引起了多大的争议,你根本不得而知!若非皇叔为人谨慎,与我同心协力,我或许早就顶不住了!若将荆州军政大权交到皇叔手中,朝中必定掀起轩然大波,那些老人家会为此闹得不可开交!这事成不了!成不了!”
我急忙安抚他:“好了好了别生气。是我不好,我不了解情况还胡乱提议。你当我没有说过吧。”
他白了我一眼:“我也只能当你没说过!这件事同样不能操之过急。其实我心知肚明,朝中老臣们以先帝定下的规矩作借口,抵制曹氏藩王入朝参政,实则还是为了自家利益,根本不是出于国家大义。宗室和朝臣,本就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他们联手将宗室排斥在外,朝廷的权利、舆论越来越集中在世家大族手中,到最后,我不就真成了孤家寡人么?我不会让他们如愿的!”
“你明白就好……”
“……父皇对宗室,的确过于苛刻了些。他的那些规矩,真害死我了……”
我轻轻拍着他的后背安抚:“没关系,慢慢来。等你强大了,等我为你立下了军功,朝廷的格局,总会改变的。”
“我也这样盼着。所以,你在外日夜不休地奔忙,我在朝中也是勤于政务,不眠不休。我盼着与你一道,早日平定反贼,重振国威!”
我又高兴又担忧:“本想夸你,不过你一句‘不眠不休’,又让我提心吊胆了。该休息还是好好休息。你的身子本来就不算硬朗。”
父母都死于韶华之年,即便从遗传学的视角来看,曹叡的先天体质也不会太好。这些年来他一直长得非常精致,从不发胖,皮肤也偏白皙。作为情人来说虽然无可挑剔,但从健康角度来看却不是值得高兴的事。
他笑着戳我脸上的胡茬:“我觉得你要是真的心疼我,就不该像昨晚那样!一边说着心疼我,一边又比谁都折腾得狠,你说你这是不是口不对心、欺君罔上?”
“那还不是臣担心服侍不周,皇上不满意么?”
“哼,真是巧舌如簧、妖言惑主!”
“哪有,臣句句都是肺腑之言!”
“好啦,不要耍嘴皮子了。朕现在就要你服侍!你知道该怎么做了?”
“皇上放心,臣已吸取了昨夜的教训,定会让皇上满意……”
暗夜无声,春光满室。
次日早上我早早起来,清晨便溜回自己的住处,洗漱更衣,用过早饭之后,等到辰时,再与其他人一道去觐见曹叡。
曹叡也换了衣服,洗漱装扮,焕然一新。瞥见我进来,他飞快地冲我眨了下眼,微微一笑。昨晚我改换风格,极尽体贴,让他相当尽兴。我偷笑在心,装作若无其事地行礼跪拜。
应召而来的除了我之外,其余都是廷臣,人也不多。包括司马懿、孙资在内,总计六人。曹叡等人到齐,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诸位爱卿昨日都已接到了通传。征南将军、荆州牧、昌陵乡侯夏侯尚,三日前在驻地宛城病殁。朕心甚哀,悲痛难抑。”
众人齐道:“陛下节哀,保重龙体。”
“今日召集诸卿前来,是为两件事:一来想听听诸卿的意见,由谁人接任夏侯尚、镇守荆州。二来则是回京的日期,朕也想一并决定下来。诸位爱卿有何见解,可以畅所欲言。”
众人互相看看,达成共识一般,由中书令孙资发言道:“不知陛下有何腹案?回京日期一事,只要陛下吩咐下来,臣等立刻照办。至于征南将军、荆州都督的后继人选,倒是需要谨慎商议……”
“朕原本打算十日后动身回京,取道宛城,顺道看看征南将军,如今……”
曹叡顿了顿,接着说道:“荆州,乃兵家必争之地,地位重要,主帅不可长期空缺。朕有意擢升骠骑将军司马懿出任征南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假节,留镇宛城,节制荆州诸将。不知诸位爱卿与司马卿本人有何看法?”
除了我和司马懿,其他四个人都发出了轻声的惊呼,纷纷点头,显然都是赞成的。我看到这种情况也明白了,即便曹叡真的有意推举我,恐怕也没那么容易得到支持。朝廷里的这些官员终究还是跟司马懿比较熟稔。
司马懿本人正色道:“陛下如此厚爱,臣诚惶诚恐,本不该推脱。可臣以为臣并非最适宜之人选。在座诸位同僚之中,便有人比司马懿更适合担任荆州都督之职。”
“哦,何人能得司马将军如此推崇?”曹叡问道。
司马懿扭头看着我:“正是南中郎将夏侯称!”
我下意识地挺直了身子,推辞道:“末将当不起司马将军的推荐!”
司马懿道:“若说当不起,司马懿才该惶恐,实在难以回应陛下的殷切期待。论资历,夏侯中郎将在军中多年,历任夷陵、江陵大战,跟随忠侯击败刘备百万大军,与陛下一道智取江陵城。危急关头临危不乱,在先帝时期的任城王之乱中立下大功,可谓智勇双全,朝廷上下有目共睹。如此年轻有为的将领,陛下更应予以重用。”
曹叡“嗯”了一声。孙资缓缓开口:“司马将军所言有理,夏侯中郎将的功绩,我等有目共睹。只是中郎将毕竟年轻,今年方才……”
我赶忙补充:“虚龄二十八!尚不到而立之年!”
孙资满意地点了下头:“固然年轻有为,要镇守一方,未免过早了些。”
我立刻跟上:“中书令所言极是!末将也是如此认为。司马将军谋略高明,学识渊博,为人沉稳,公正严明。若论镇守一方,放眼朝堂,正是最合适的人选。将军就不必自谦了。至于末将,年少轻狂,资历不足,实在难当重任。”
其他人也纷纷发言表态,清一色都是支持司马懿的,当然也不忘对我加以夸赞。形势如此明显,曹叡最后一锤定音,宣布任命司马懿为征南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假节,随御驾前往宛城就任。即日开始准备御驾回京事宜,定于十日后的十月二日上午出发。
司马懿平静地接受了任命,并无任何惶恐之情。这个决定各方满意,包括我。可我心里还是觉得有些遗憾,为自己尚不够资格理直气壮地接过这道任命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