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三分归魏(下部) > 第43章 四十三、挽歌

第43章 四十三、挽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我“哦”了一声:“陛下宅心仁厚,体恤臣下。司马将军又是为陛下受的伤,陛下自然格外挂念。”

“叔权……有从陛下口中听到什么消息么?”

我见他问得比较隐晦,也是真心询问,便也含糊地回答:“陛下说,他这两天会下诏书宣布这件事的,将军不必担心自己耽搁了陛下的行程。”

“如此最好,我也可放心了。多谢叔权。”

说完,他又转向司马昭:“子上,为父这次回京,你要不要随为父一起回去?”

司马昭一愣:“父亲……为何突然提出此事?”

“并非突然吧。”司马懿稳稳地把手中茶盏放在案几上,“为父这几日不是一直在同你说,希望你能与为父一道回京任职么?”

“可我也说并不想这么快回去……”司马昭说着还看了我一眼,“再说上回在乐坊,当着叔权哥和义权的面,不是说好让我继续留下?”

我感到相当意外。司马懿带领大军刚到江陵的时候,我曾提出希望他把司马昭带回去,他分明拒绝了,现在为何主动提出带走儿子?还当着我的面?看这样子,他显然还没有跟儿子达成一致意见。

司马懿立刻转向我,恳切地说:“叔权,上一次你提议时,我的确想让子上继续留在你身边,跟你多历练两年。这次意料之外的受伤,倒令我改了主意。子上离家两年,子元的身体一直不太好。我想既然这次随陛下御驾前来,刚好是个带子上回去的机会……”

我明白他是想让我表态,便道:“上回我也说过,子上在我麾下两年,确实成长为栋梁之材。但江陵地方狭小,职位有限,我很难为子上谋求更好的晋升之路。连我手下备受倚仗的沈钟,至今也只是个小小的长史。若司马将军有意将他调回京城,我自然不会阻拦子上的锦绣前程。”

这番话一说,司马懿的脸色虽然没有明显的变化,神态显然愉悦不少。司马昭立刻变得沮丧,怨恨地瞪着我:“叔权哥是嫌我为你添麻烦了么?”

“不是,绝无此意。你若走了,我手下少了一员积极勇猛的干将,确有不便。义权也会想念你,定会跟我闹别扭。但我也不能因此阻碍你的前途啊。”

“义权跟我一起来到叔权哥麾下,他也没有晋升嘛!”

司马懿道:“若义权有意,司马懿也愿意将他一并调回京城。”

我连忙摆手:“一下子调走两员虎将,我的损失未免太大!”

司马懿抚髯而笑,司马昭显得更不高兴了。我默不作声。我已经表态,接下来是他们父子自己的事了。至于夏侯和,我当然不能把他交给司马懿。

气氛明显已经转变,我觉得自己差不多要告辞了。正在寻觅开口的时机,司马懿的亲兵忽然领了一名内侍匆匆而来,说有急事通报。内侍见了我,微微一愣,随即行礼道:“原来南中郎将在骠骑将军这里,难怪先前在将军处寻不着。”

我不解:“你不是来找司马将军么,寻我何事?”

“其实咱家是奉陛下旨意通传消息的,南中郎将与骠骑将军都在通传之列。但……”

他瞄了一眼司马昭便不说了。司马懿心领神会,立刻叫司马昭回避。司马昭知道这是皇帝传旨,开不得玩笑,便与那名带路的亲兵一道离去,关了房门。

内侍冷静地等着我们做完准备,面对他正襟危坐,才不紧不慢地直了直身子,缓缓道:“传陛下口谕——今日接到宛城加急快报,征南将军、荆州牧、昌陵乡侯、夏侯尚,病殁。明日辰时,骠骑将军司马懿、南中郎将夏侯称,奉召进谏,共商后事。钦此。”

我和司马懿一起行礼:“臣等接旨。”

内侍调整姿势,回了一礼:“陛下口谕已经传达给二位将军了,咱家这便告辞,还要去别处通传。”

客气地将内侍送走,我和司马懿对视一眼,彼此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心知肚明的意思。征南将军夏侯尚,终于还是没能战胜疾病,死在了任上。那么曹叡明天召集我们两人、以及其他重臣的主要目的,应该就是商议夏侯尚的继任者了。

司马懿感叹道:“征南将军身体抱恙已有一段时间了,想不到会在陛下御驾在外的时候……”

“如此一来,当务之急是要决定继任者。”

“可是这样做的话却有一个问题——”司马懿盯着我道:“倘若在陛下回京之前决定继任人选,这个决定便将留在京城的雍丘王、尚书令等人的意见排除在外了,不见得能够服众。”

这倒是我没有想到的,我暗自佩服司马懿的老练。他仍用那双鹰一般的眼睛盯着我。

“除非……继任征南将军、荆州都督的人,能得到雍丘王、尚书令等人的认同。”

我恍然大悟:“这样至少不会引起他们的反感。”

“嗯。合适的人选眼下便有一个,那就是你。”

“我!?”我十分惊讶,“我不行吧?我的年龄和资历,都不足以胜任啊!”

司马懿微微一笑:“无论年龄、资历、谋略、还是忠诚,你都最合适不过了。明日,我会向陛下竭力推举你,到时可不要推辞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