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昀很是轻松了一阵,这时候他也顾不上答应过我的,要捉拿汪荣立功这件事了。然而司马昭并没有放松警惕。他虽然年纪轻,到底是司马懿的儿子,整天守着心思多得像鬼一样的老爹和大哥,自然也精明得很。他冷眼旁观,见汪荣走了之后留下八九个人,都是面色不善带着刀的主,根本不像是要好好送客的意思,便暗自留意他们的一举一动,对于送上来的茶水点心,也一概不吃,既怕其中有毒,也怕吃东西的时候分了心神。等到那几个人相互使着眼色,成半包围状围拢上来时,他骤然先发制人,一脚踢翻桌子,拉着张昀就往外跑。
他在来的一路上都在暗记道路,生怕万一遇到状况要跑路的时候找不到路,这下子真给他猜对了。他拉着张昀没命地往外跑,一心想要跑回集市上。一来他只记得这段路,要跑去别的地方也不太可能;二来他考虑到集市上人多,这帮人若是知难而退最好,要是穷追不舍,大不了就放声求救,被上庸守军抓住总被当场被杀要好。至于能不能遇到我和筚红棘,他不敢奢望。
张昀起初并没有反应过来,等看到身后追杀的人抽出刀来杀气腾腾的样子,才意识到自己并没有被放过。对方终究人多,很快追到近前,司马昭不得不用从路边捡来的棍子与追杀者们周旋,给张昀争取逃跑时间。他以一敌八,边跑边打,身上多处挂彩。好在张昀非常争气,虽是不愔武艺的商人,却像是爆发了小宇宙一样跑得飞快,没给司马昭拖后腿。
再后来,两人就在集市上遇到了我。
听完司马昭的讲述,我不由地对他更为赞许。这次他的表现真是远超过我的预期。可以说,他在这件事中做出的所有判断几乎都是准确的,加上过硬的武艺,最终救了张昀的命。对,他最终是救了张昀,并非自救。如果他一开始没有跟上去,或者没有发现张昀被带走,我也没法责备他。毕竟我自己都出了这么大的过失,与他们分散。甚至可以说,他出色的表现部分挽救了我的失误造成的损失。
“干得好,阿昭!这次回去,我定然给你记上一个头功!”
躺在榻上的司马昭满脸堆笑,脸颊绯红,兴奋得都忘了自己的腿伤。我转身叫来张昀,叫他向司马昭道谢。
“今日若不是司马校尉反应敏捷、武艺高超,你这条命便交代在这里了!你不用谢我,要谢救命之恩,就谢司马校尉吧!”
安定了心神的张昀毕恭毕敬地向年纪比自己小十多岁的司马昭道谢,司马昭也像模像样地回礼。经过这场生死之战,司马昭也相信了张昀不是在故意耍花招,对他的态度好转许多。而张昀,看他的样子我就知道,他对蜀汉是彻底死心了。
“汪荣为什么要杀你,你能想到些什么吗?是不是你背弃他的事,他已经发现了?”
安顿好司马昭,我把张昀叫到一旁,单独询问。他一脸死灰地看着我。
“或许是吧。既然要取我性命,为何又要费这么大的周折,骗我前来上庸?”
“应该是因为在江陵不好动手的缘故。前一批商队尽数折损,包括两个死士都没能回去,他即便不对你起疑心,也会对江陵的守备严密感到棘手。若要派人潜入江陵除掉你,他大概没有把握。”
“张昀何罪!”他仰天长叹一声,无限愤慨。
我安抚地拍了拍他的肩:“我也没想到他这么快就下了决心,舍弃你这条线不说,还要赶尽杀绝。让你涉险,我有责任。回江陵之后,我自会对你张家恢复礼遇。”
他感激地看了我一眼:“多谢将军!今后张昀为大魏、为将军,鞍前马后,绝无二心!”
我点了下头,询问了他的证词,与司马昭告诉我的情报相互印证了一下。据他自己的判断,他觉得汪荣不像是知道了他“背叛”的事,更像是为了防止他背叛,决定先下手为强除掉他。毕竟他掌握了汪荣不少情报,也知道从江陵往东吴方向联络的下线。这一次,他毫无保留地把下游东吴方向的情报网知无不尽地告诉了我。
我非常满意,决定给司马昭记上大大的一笔功劳。这一趟就算抓不住汪荣,彻底获得了张昀的协助也是极大的收获。攻心为上,兵法所言不虚。
正说着,熊焱来了,颇为戒备地看了眼张昀。我问他:“什么事,熊校事?但说无妨。”
“那两个俘虏开口了。”熊焱沉声说,“他们招供了汪荣的落脚点和行动计划。他们预定在今夜戌时正,城门关闭之前,连夜撤出上庸!将军,您看怎么办?”
“追!”我毫不犹豫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