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大巴车越来越慢,压过几个减速带,停在了一扇木门前。
这里看上去像是某个景区的后门,有山有水,风景很美,比较原生态,没怎么开发,工作人员也散漫,平时应该没什么游客。
众人下了车,又走了一段路,来到一个宽阔的河岸,说是河岸也不准确,这里水流很缓,水位较深,更像一个比较大的平静的水潭。
岸边拴着几张木筏,还有一堆救生衣、救生器械,今天的郊游项目是什么,看来已经很明显了。
导演很开心地说,今天天气很好,惠风和畅,大家虽然不能曲水流觞,但也可以泛舟湖上,撑着木筏漂流一会儿。
天气确实不错,太阳出来了,水面波光点点,岸边的青草绿树也泛着光晕,举目望过去,一片耀眼的光带。
不过,这里既没有崎岖的河道,也没有湍急的水流,漂流也只是平缓地飘在水面上,显得有点乏味,因此,大家一时间没有拿出积极的反应。
看大家兴致不高,导演便拿出了方案B,她指着不远处的山峰,一边眺望一边说道:“这个小山坡海拔只有两千多米,努努力就可以在五小时内爬完全程,不如我们去爬山?”
果然,这个备用方案一拿出来,大家立刻达成共识,还是初始方案更好,事不宜迟,让我们开始漂流吧!
嘉宾们划分为四组,一男一女为一组,乘坐一张木筏,上面还配备一位撑杆的老师傅以及一个跟拍的摄影师。
除此之外,还有几张木筏,上面没有嘉宾,只有摄影组的工作人员,他们主要负责拍一些第三视角大全景,以及环境空镜头。
李曳和简存霖一组,他们这一组排在最后一个,因为救生衣不够了,需要等一等再出发。
等待期间没什么事,李曳就拿出一个小小的胶片机,四处打量,给附近的几棵树拍照。
路过的一个工作人员凑近了问:“胶片很贵吧,为什么不拿来拍人呢?”
李曳想了想,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简存霖在旁边接话,说这是“工作需要”。
工作人员若有所思,离开前又看了几眼,李曳叫住他,提议给他也拍一张照留作纪念。
工作人员欣然同意,放下手里的器材,站在树下比了个耶。
这边正合照呢,岸边吵吵嚷嚷,声音越来越大,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工作人员接过那张打印出来的小小的相片,小心地收在了兜里,也往岸边看了一眼,说:“嗐,多半是粉丝又跑到取景框里了,赶又赶不走,拍的镜头全都废了。”
李曳看了一眼简存霖,不太确定,“可是,这里是公共区域吧?”
简存霖点点头,工作人员耸了耸肩,离开了。
岸边吵了一阵,又平息了,救生衣也送到了,李曳和简存霖就走到木筏边,往身上套各种设备。
李曳先穿戴好,踩上了木筏,简存霖拿着刚才那个胶片机,翻看刚才拍的照片,他问:“那个比赛不是已经结束了吗?”
那个比赛,指的是茶饮品牌“三棵小草”在线上开展的创意广告比赛,匿名参赛的简映真刚好排在人气榜第十一名,和奖品擦肩而过,惜败!
李曳笑了笑,点头道:“小真说,一次失败证明不了什么,她要提前为下次比赛做准备。”
这个胶片机就是简映真托付给李曳的,让她多拍点植物照片,虽然不知道下次比赛何时来临,但也要时刻准备着。
简存霖说:“好吧。”
他按了几下按钮,反手调转镜头,抓拍了一张两人的合照。
说话间,两人都已经踩上了木筏,撑船的老师傅很专业,悠哉悠哉,闲庭信步,木筏轻巧地打了个旋,远离岸口,飘在了水中央。
真正坐在木筏上,和站在岸边远观还是不同的,虽然水流很缓,但这种飘飘摇摇的感受,还是比站在陆地上要轻快得多。
两人平时有很多话可说,大事小事,重要的事,无聊的事,经常说个不停,但此时此刻,镜头对准这片空间,太刻意,太隆重,两人对视,忍不住就想笑,倒是相顾无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