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游山玩水,踏青野炊,虽然多耗费了不少时光,却也让人十分快活。
夏雨荷母女眉目间的愁绪都几乎不见影踪了。
只是马车毕竟颠簸,夏雨荷还是决定先去济宁,那里有直通京城的大运河。
待到济宁码头。
船只往来,人声鼎沸,好一派热闹光景。
夏雨荷遣小厮去问可有到京城的船家。
回话说,正有一艘大客船要去京城,沿途也停靠,马上就要起航了。
众人便下了马车,夏雨荷令车夫把马车赶回济南老家,就牵着紫薇小手,一行人款款去了客船停靠处。
果然是好大一艘客船。
走近些,却听到几句争执。
“我们真的没有更多钱了,您行行好,就带上我们吧,我们兄妹二人也占不了多少地方,等到京城寻到亲戚,一定加倍还您船资!”
一个十来岁出头的小少年正在哀求船老大,旁边有个年岁更小些的女孩,也是一脸哀求之色。
“等到京城我们哪里还寻得到你们要钱,去去去,别在这里碍事了,没钱就甭想坐船。”船老大作势驱赶他们。
小少年就跟个石头似的立在那里,几个壮汉竟然都推不动,而另外几个船伙儿来赶那女孩,却见那尚未留头的女孩,如同穿花蝴蝶般灵活地闪躲,愣是没人能碰到她一根毫毛。
一边闪躲,那女孩也开口,和她哥哥一般哀求道,“求求您了,就让我们上船吧!我们伯伯在京城得了重病,就让我们去见他最后一面吧!”
船老大怒喝一声,“原来还是有功夫在身的,我漕帮却不怕你!再要纠缠,我们可不客气了!”
那兄妹正心生绝望,忽听一个极温柔悦耳的女声说道,“船老大莫要生气,他们的船资,我替他们付了便是。”
只见一位温婉秀丽的年轻夫人,手里牵着个粉妆玉琢的女童,领着丫鬟小厮走来。
那夫人梳着小把子头,戴一支碧玉钗,穿着杏红色旗装,只在领口袖口和下摆处绣着几朵荷叶,并微微露头的莲蓬。
船老大心中一惊,要知道自本朝开国以来,旗装和把子头都是只有皇亲贵族和官宦人家的女眷才有资格作此打扮,哪个寻常百姓未得允许敢胆逾越?
而那般的大人物,不该坐官船入京吗,又怎么会沦落到来坐他们市井小民的客船?
他也只能捧着笑,小心翼翼地接待贵客。
而那对兄妹的见识更少,只知道这位好心的夫人替他们付了船资,使他们得以上船,一味感恩戴德,虽不至于以命相报,却也是一路上都嘘寒问暖,比那夫人身边的丫鬟小厮都更殷勤周到。
这位夫人,也就是夏雨荷,却不以恩人自居,很是温和亲切,平易近人,问了他们的名字。
这兄妹俩也是山东人氏,哥哥叫柳青,妹妹叫柳红,也才十岁不到,只是自幼在江湖里闯荡,所以比同龄人显得更沧桑一点。
此次入京,是唯一在世的亲人传来病重的消息,所以他们无论如何也要去见上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