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停归继续问:“那,师尊认为我做得好吗?”
“至少你做到了我曾经做不到的事,比如开辟了渊界。”
方停归又问:“比你以前认识的人都要好吗?”
“......”
这家伙怎么刨根问底的?
长域顿了顿,才说:“每个人追求的道路不同,很难相互比较。你已经很好了,我也很认可你的成就。”
说着,他认真看着方停归的眼睛。
却见方停归眸光微暗,神色看似平静,薄唇却抿出平直的弧度,嘴角用力,仿佛在克制着什么……
仔细瞧,他的神色似乎透着一种——幽怨?
长域不解。
不是,自己已经表达了肯定,他为什么会幽怨?
有什么好幽怨的!
若不是对方的神态、动作毫无攻击性,长域简直要以为那是怨恨了。
他接话也不是,沉默也不是,只好抬手清了清嗓子:“咳咳,还有什么想问的吗?”
方停归只道:“没有了,多谢师尊。”
说罢,他摆了摆手,默默地转身,迈入另一扇光门中。
长域站在原地,目送他墨染的衣摆消失,若有所思地问:“小菇君,他的洞府就在隔壁,叫什么名字?”
小菇君想了想:“好像是‘别凡尘’。”
————
别凡尘。
方停归盘坐在冰床上,沉默地看着冰面倒影。
他仔细回想,反复品味自己与师尊重逢的场景。
平淡。
.....
失望。
方停归对自己感到失望。
真别扭啊,想说不敢说,想得不敢得。
自己究竟在害怕什么?
还有……
方停归忽然发现,自己其实记不清师尊的模样,所以再次看到师尊时,第一反应居然是陌生。
陌生吗?模糊吗?
可记忆模糊是时间流失的必然,由不得人。
尽管方停归不断回想,不愿意遗忘。
但是,记忆中师尊的身影还是越发模糊起来,包括师尊身上的味道、发丝的长度、眼睛的形状和面容的轮廓,最后只剩下一道柔和的影子。
一道模糊在阳光下,令人安心的影子。
直到今日,那道影子才重新生动起来,从身量到眉眼,每一处细节都变得清晰无比。
原来,师尊比自己要矮几寸。
原来,师尊真的很瘦,但是肩腰很有韧性。
原来,师尊也有许多不设防的瞬间,把心思写在眼睛里,并不算老练......
以前怎么没发现?
不过,不变的是师尊的眼睛。
师尊气质散漫,眉眼却格外温和,大约是因为那弯卧蚕,还有他眼白如玉,瞳色乌黑,有一种界限分明的包容和耐心。
那是一双湖泊般的眼睛 。
方停归永远记得,他第一次看到那双眼睛时的情形。
那年方停归九岁,在人间的街头流浪。
彼时魔族战乱,他失去了双亲,失去了朋友,深渊中再也没有他的一席之地,他被赶到了深渊与仙门的交界处,流落街头。
由于方停归从小忍饥挨饿,身形格外瘦小,再加上魔族的身份,更是备受欺凌。
挨打倒不要紧,他会用尽全身力气反抗。
可是,好饿啊。
街上有许多流浪的孩子,他们都用尽浑身解数,跪趴在地上,扯着哭音,向路过的“大人物”乞求食物,希望能有一顿饱饭。
方停归从不主动乞求食物。
这并非出于“骨气”或者“傲气”,只是魔族一贯强硬尚武,如果有人主动露出可怜的表情,就会被人看不起,甚至会遭到殴打辱骂。
不许跪。
即使是饿得两眼发黑,像破麻袋一样倒在街边,方停归也告诉自己,不许跪。
不要乞求别人的施舍,不要妄想别人的恩赐。
要去争,去抢吗?
......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呢?
好耀眼的太阳啊。
方停归靠在一堵破墙上,眯眼看着头顶的桃花,在阳光照耀下枝叶轻晃,思绪陷入空白。
“好一个根骨奇绝的小道友!”
就在这时,响起一道清朗带笑的年轻男声,仿佛阳光撞入峡谷,惊飞鸟雀,豁然开朗。
方停归半掀眼帘,看到一名年轻俊朗的道士,俯下身来。
那人一边说着“我看你根骨奇绝,有上仙之姿,不如来做我的大弟子”这种不着调的话,一边将方停归拉了起来,靠在自己臂弯。
一股柔和的灵力,通过那道士的手掌,传入少年体内。
饥饿与疲劳渐渐消退,留下阳光照耀般的暖意。
他说:“我是长域,刚收了几个徒弟——看你有几分仙缘,不如跟了我,我带你修仙去吧?”
修仙?
方停归觉得好笑,他开口,声音因为虚弱变得飘忽:“我是魔族。”
肮脏的,卑劣的,与仙门势不两立的魔族。
少年说完,闭上了眼睛。
却听到一阵爽朗的笑声。
“哈,谁说魔族不能修仙?”
方停归忽地掀开眼帘。
阳光下,他看到青年脸侧有一圈绒绒的光,眼眸澄明清澈,很耀眼。
他说:“人间的道路有千万条,你不去尝试,永远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这样,我和你打个赌,你先跟我去修仙,若是有朝飞升,我定会贺你大喜,还会尽我所能满足你一个心愿,如何?”
好吵。
方停归忍不住拱了拱脑袋。
就在这时,他嗅到一股温暖的淡雅香气,伴随着对方说话时胸腔的微微震动,像阳光下摇曳的草浪。
方停归感受着那令人安心的味道,忽然觉得,不管明天怎么样,至少今天,至少这一刻——就这样也很好。
想到这里,少年闭了闭眼,轻声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