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司天监要有自己人才好 > 第36章 石门木人

第36章 石门木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殿下,前路未卜,你一定要万分小心。

若真是有危险,我们打不过就先跑回去,找官府一同前来救人。”

李嗣瞻摇了摇头。

“幕后之人透着古怪,我们来时也困难重重才找到这里。

且不说官府前来,能否再找到此处。

就算找到了,如果幕后之人发觉异样,提前逃走,反而会坏事。

如果可能的话,我们还是尽力查探。

当然,自身的安危更为重要。

你要记住我跟你说的,有危险,就自己逃命,不必顾及我。”

这话李嗣瞻说过数次,她每次争辩都无果。

邬行香颔首道:

“我知道了。殿下,我们走吧。”

他们刚踏出两步,沉闷声音响起,石门在身后关闭了。

邬行香与李嗣瞻下意识回望了一眼,又转过头来,看向漆黑的眼前。

李嗣瞻静默片刻,又开口道:

“能打开石门,算你运气好。

或者,也算你厉害。”

邬行香开心道:“运气,有时候也是一种实力。

但若无实力为基,运气来了,也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莫得意。”

李嗣瞻说完此话,又觉得自己有些扫兴,又道:

“得意之人,最易掉以轻心,落入危险。

我们现在需要的是澄心定气,虑事周密。”

邬行香止住了笑意,硬摆出严肃的神色。

“殿下说的极是。

唯有澄心定气,才能回归本真,感知天地,洞察玄机。”

地下通道竟真的通往山中。

远处似有火光闪烁,隐隐约约,看不真切。

若是继续持火把前行,在夜里太过显眼,恐生变故。

此时月光万顷,却也勉强能辨前路。

邬行香与李嗣瞻弃了火把,在月色笼罩下,朝着远处微光而去。

山路并不好走,两人前行了良久。

眼看那若有若无的微光愈发清晰,待走近细瞧,他们才发觉,那是一盏盏高悬的红灯笼。

两人缓了步伐,见那些灯笼悬在那里若血渍溅上夜幕。

有灯笼在,说明他们接近了目的地。

侧耳聆听后,确认四周无人,邬行香与李嗣瞻才又走近了几步。

只是灯笼后,渐渐显出影影绰绰的人影。

猝然见到这幕,邬行香心头一紧。

她以为是自己看错,站定后稳了心神再望了过去。

灯下真的有一群人影,安静地站在那里。

李嗣瞻也止了步伐,见那些人影始终一动不动。

灯笼的光影投下来,跳跃闪烁。

李嗣瞻继续向前走去,“我去看看。”

邬行香也察觉出了不对。

荒山野岭的夜晚,怎么会有一群人站在这里丝毫不动?

难道……是鬼魂?

不,鬼也会飘来飘去,怎会像被施了定身咒一样,等着他们去观赏?

思及地下通道的所见,她猜测道:“难道,又是那些阴兵假人?”

李嗣瞻走在前面,邬行香也快步跟了上去。

靠近后,两人终于看清了那些人影的真面目。

原来是一群木头假人。

这些木头假人异常高大,将前路挡得严严实实。

没有五官的木头假人,看似凌乱在挡在面前,却莫名有一种被俯视的错觉。

左右又是山壁,无法绕开。

邬行香伸手用力去推,木头假人纹丝不动,她又用剑去劈,结果只是在木头假人的表面留下一道浅痕。

李嗣瞻敲了敲木头假人。

“这木头假人坚硬如铁,里面恐怕另有乾坤。

看来,得另想他法才能继续向前。”

他退后了几步,见这些木头假人看似随意站着,却隐有某种规律。

“这些木头假人,倒让我想到了传说中的少林十八铜人阵。”

邬行香望向这些木头假人的站立方位。

“十八铜人之传说,源于前朝末年。

彼时,天下大乱,群雄逐鹿。

当时的圣上蒙难,遭敌追杀,亡命途中,幸遇少林寺武僧仗义援手,方得脱于险厄。

圣上感念少林匡扶正义之恩,以十八位武僧为原型铸铜像。

自此,少林十八铜人之传说纷纭而起。

最多的说法,是十八铜人镇守少林山门,无论外来访客,抑或寺内弟子,出入皆须受其考验,非武艺卓绝者难以通过。

又有一说,是为防少林弟子功夫未臻上乘,下山后不敌他人,有损少林清誉。若寺中弟子能击退十八铜人,便证其武艺已达较高境界,足以闯荡江湖,行侠仗义。

还有一种说法,十八铜人阵乃少林秘密阵法。

凡寺中弟子,皆可于此,同精妙机关切磋练功,若顺利过关,其武学造诣必将更上一层楼。

每逢江湖人士挑衅,必要之时,十八铜人亦会出面抵挡。”

李嗣瞻望向眼前抵挡他们的木头假人。

“看来,这又是什么奇怪的阵法。”

邬行香刚想说自己可以试试。

李嗣瞻却出乎意料地开口道:“我相信你一定能破解此阵法。”

邬行香深感荒诞,急忙凑近木头假人,用力去嗅。

李嗣瞻不解道:“你在做什么?”

邬行香解释道:

“我闻一闻,这些木头假人会不会是用什么致幻的木材制成,让殿下失了心智,说出这般的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