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就是这些人了。”朱颜叠起来,收了告示。
“灵鹤山?”林西洲蹙眉,好陌生的名字。
能被选为读卷大臣的都是万里挑一的精金良玉,才华和运气缺一不可之人,且有这个机会名扬天下的要么是百年难遇的明珠纵是沧海岁月也无法将他掩盖,要么是机缘到了恰好有了这么个机会。
再要么就要有师门或家族的支持培养,才能年纪轻轻就走到天下闻名的地步。
显然,这一十八位读卷大臣绝大多数都家族显赫,要么就是大儒弟子,更有皇亲国戚。
除了北渊的北尚岚才华过硬孑然一身外,就唯有这个灵鹤山的卢希连同师门一般名不见经传,从未听闻。
“清规先生可认得这卢希?”
李相宜摇头:“闻所未闻。”
“连你也不认识?这读卷大臣的人选您不是也参与提议了吗?”
“我只提了三人,政事堂诸多同僚都有提名之权,而这卢希,我属实不知。谁提上来的我亦不知。”
一十七位当世之才,忽而夹杂了一个无名之璞。
读卷大臣的人选是对天下明示的,如此一来这不名一文之人必然是要被推上风口浪尖了。
那这岂非是给了这卢希一次扬名天下的好机会了?
而谁又会想要培养起来一个天下闻名的女文士,好像并不难猜。
看着林西洲若有所思的样子,李相宜双眸微眯轻声唤了句:“郡主。”
“嗯?”林西洲回望她。
“您知道这是谁的手笔对吗?”
林西洲闻言轻笑一声,眉梢微挑:“朱颜,去外面守着。”
“是。”
把人赶出去,两人都知道终于要进入今日的最终目的了。
两人似乎默契十足,仿若一对许久未见的故人,一言一语有何深意都心知肚明。
也难怪云笙会说这位俗年郡主与自己有些相似了。
如今看,这话倒也不错。
“看来清规先生心中已经有一个猜测了。”
“应该算是笃定,就是不知道我与郡主想的是否一致了。”
林西洲手指轻轻敲击在茶几上,抿了口茶没有说话,示意她先请。
李相宜娓娓道来:“除却政事堂几位大员和我与风中丞外,太师赵青峰荣居一品贵为陛下启蒙之师,而今朝堂上也不乏他的门生散布,他自然也是有提名之权的。”
李相宜的话已经说的很明白了,林西洲也没有要继续打太极的意思,兀自的点了点头。
“前些日子在千金亭,长蕴逼问我何时做了贵太妃的鹰犬,险些提剑砍了我。”
说着,她低笑一声:“委实冤枉啊,我还要请先生为我主持公道呢。”
“哦?”李相宜的手抚在茶盏上,眸光流转,似有深意。
“那郡主不妨说说,云笙她怎么冤枉你了?”
“宁郡王夫妇的产业我只是按规矩接手处理,我手里不只这一桩,经我手的产业多了去了。”
“所以郡主想说什么,你托琼年郡主说的那句话,这笔账谁也算不清是何意,经你手的账目是不是都流入了贵太妃的囊中?”
“对。”
“皇商八大家是不是被贵太妃掌控了?”
“是。”
“你是皇商八大家的联络处理人。”
“没错。”
“所以,你是贵太妃的人?”
“不是。”
李相宜低笑一声:“听起来还真是麻烦,郡主还打算同我打哑谜吗?”
林西洲也轻叹一声:“的确是麻烦,毕竟这里面有太后和贵太妃两人的手段,我在这个位置上就只能被迫卷进来。”
“清规先生的确很聪明,您猜的是每一步都不错,宁郡王是皇室中经营产业最丰者,更是占去了八大家之一,这些年的账目我都知道,也确实都流进了贵太妃手里招兵买马囤粮积草。”
“所以你是想说,你是中立者,不在乎是否有人生了谋逆之心,也不在乎皇位上坐的是谁,更不愿意得罪贵太妃就顺水推舟缄口不言?”李相宜道出了心中的猜测。
林西洲眸光微沉:“是也不是,我原本的确是这么想的,但太后却在我面临选择的时候找上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