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也有猪肉,有肉丝,有时候也有梅菜扣肉,算是肥厚肉片,但不知道是不是岑坚说过的“预制菜没有灵魂”,我吃多了那种肉,并没有大口吃肉的满足感。
所以吃这些菜久了,我真的是嘴馋,看见路边牛肉拉面店外售窗口里大块的手抓肉就走不动道了。
肥厚的羊排冒着热气,边上一层肥油裹着里面丝丝瘦肉,下端的肉骨头已经被煮得发白,正好方便捏着啃。
我只要了两块,但没想到手抓羊排挺贵,两块就秤了两斤,一斤九十八,这下两百就没了。
“然后呢?”
“单吃肉太奇怪了,我又买了一份朝鲜族冷面。”
“冬天吃冷面啊?”卓娆姐奇怪。
是啊,吃完肥厚的羊油,喝一大口冰凉清爽的冷面汤,发甜、微酸,别提多解腻了!
再吃两口里面的苹果片梨片,说也奇怪,我本来不爱吃苹果,但就是爱吃冷面里的苹果片,又脆又甜。
最后吸溜两口冷面,也不知道冷面是什么面做的,反正跟我常吃的麦子面不一样,冷面要更筋道更爽滑,像粉条,没有吃面条的那种乏味感,感觉像是在吃零嘴。
“那也不贵啊?”
“我吃撑了,喝了点奶茶顺顺,最后又觉得肚子撑,怕吃出毛病,又买了一个糖葫芦消食。”
卓娆姐被逗笑了。
“我又觉得自己吃独食对不起哥哥,所以给哥哥也秤了二斤手抓肉。”
“那也要不了一千吧?”
“第二次我又馋肉了,这回我聪明了,没在店里买,打算网购自己煮。”
我在网上搜过了,一斤羊肉三十多块钱,一斤羊肉煮出来能到六两,这样就算缩水,我也只用花六十块钱就能吃到外面九十多的羊肉。
主意是挺好。
但网购没那么快。
于是在下单完羊肉后我又流着口水下单了些乱七八糟的豆干、鱼干之类的小零食。
买完之后我安慰自己,虽然花的价钱多了,但是我买到的东西更多。
网购完这还没完,我肚子还是饿的,所以去外面又吃了一份好点的卤肉饭,又花了四十八。
我已经省了手抓肉的价格了,卤肉饭贵点就贵点吧。
“那你呢?”卓娆姐问小梅。
小梅买了一份一千块钱的乐高积木:“这个对悠悠好,我看城里孩子都在店里买。”
她能为了女儿省钱,就能为了女儿花钱。
逻辑很通顺。
招娣更离谱,她买了一个包!
一个COACH的包。
居然要两千块钱!
我和小梅轮流看她的包。
“怎么这么贵啊?”
“外面包金镶银的包啊?”
并没有。
只是外皮看着光滑些,整体色调是土灰色,有个人赶马车。
“就这?”
而且还是pu皮做的包。
“连个真皮都不是吗?”小梅家境好,但也局限在知道真皮包要贵一点,更上档次一点,同样价钱买真皮牛皮肯定是最划算的。
我们俩对着她的包发出土包子的惊叹。
“我已经算节俭了,这个牌子还有布做的包呢!我看我们店里一个女孩背。就咬咬牙买了。”招娣不好意思,又辩解,“可是这个包真的很好,你看,它还配了一个防尘的布袋子,抽绳一拉就防尘,就连它这个纸袋子都比商场里常见的厚。”
我真服了:“两千块钱能买四克黄金,你就做个金袋子都能啊。”
“可是它,就是很好。”招娣抱住包像宝贝,“我每次打开布袋子,闻闻里面的香味,就好像又回到了商场里那家店。”
怪不得我们几个都没见过这个包,原来她都舍不得背,藏在袋子里。
“店里同伴有,所以你才买啊?”
招娣攒钱也很有动力,除了跑外卖还在几家便利店随机做兼职,趁着单子少的时候不定时去兼职,专门帮偶然请假的员工应急,算下来比纯跑外卖划算。
但没想到便利店同事里有个年轻女孩,那个女孩子跟她差不多年龄,是北京本地人。
本地女孩,家里拆迁,家长让她找个便利店的工作只是为了不让孩子闲着学坏了。
上班钱还不够她的车加油钱呢。
女孩衣食无忧,喜欢打扮,衣着入时,给店里的同伴们讲自己背的穿的都是什么牌子。
我们村里孩子哪里知道什么是牌子,最多是班里有些同学穿三叶草和耐克。
招娣听得云里雾里,但对那个包包的向往更甚。
终于有一天,她忍不住进了那家店。
本来就鼓起勇气去的,所以店员报价后她又觉得不得不买,就这样稀里糊涂刷卡买了个不背的包回来。
三姐妹花钱的理由,一个比一个多。
卓娆姐最后问我们一个问题:“我就纳闷了,你们不是卡都掰断了,怎么取的钱?”
招娣是重新补办的卡但过了几天还是想买,小梅跟哥哥借了钱,过了几天也补办了,我直接连夜下载了手机银行。
三姐妹花钱的途径,也是一个比一个多。
岑坚在旁边听得咋舌。
卓娆姐摇摇头笑:“你们啊,都说了,不要刻意压制自己花钱的欲望,想花就花,反而是你们这种刻意省钱,会让自己忽然爆发大额消费。”
我们想想也是,要是以前我们不刻意省钱,省下的钱还比现在多呢。
“花就花了,你们也是花到自己心坎上了,咱们都是穷出身,本来在世间就活得苦,要是再克扣自己口粮打扮,那日子是半点盼头都没了。”卓娆姐说得很洒脱。
我们几个听进去了。
“不过你下回别买这包了。”卓娆姐叮嘱招娣。
“可我看她有啊。”招娣不好意思说,但我们都明白,大家都是同龄人,那个女孩又受父母宠爱,她其实很羡慕那个北京女孩。
她肯定也想像那个女孩子一样做个被父母宠爱的孩子,可以肆无忌惮绽放自己的生命,因为知道有人兜底,没钱也没关系。
而我们这样家庭的女孩子从还没出生就已经注定是被厌弃的垃圾。
即使“有幸”不被出生后溺死、丢弃、被送人,所有闯过前面三个关卡的女孩子都会被“不想赔本”的父母榨干骨髓:
小时候带弟弟,稍大做家务,平时当情绪垃圾桶,出嫁时当换彩礼工具,稍大点当父母养老工具人,闲暇还要掏婆家钱给弟弟,死后讹诈夫家钱、配冥婚,连最后一滴尸骨都不会放过。
与其说招娣是羡慕她的包,不如说招娣是羡慕她拥有的爱。
被她宝贝一样藏在衣柜里的包包,每次打开布袋子翻看的时候,就会让她有几秒钟安慰自己:我跟那个女孩子一样。
一样拥有这个包包,或许是一样有父母爱。
简简单单五秒钟,可也足够慰藉无涯苦难人生。
要不然,人生该有多苦啊。
卓娆姐摸摸招娣的头发:“我不是说你没有买奢侈品的资格,我是说你可以不用买轻奢。”
?
我们听糊涂了。
卓娆姐对买东西也有心得:“你这辈子买东西记住,不要买任何轻奢品。那些轻奢的概念,什么潘多拉手链、施华洛世奇水晶,都是资本家想出来收割穷人钱的。”
她打开手机给我们科普:“正经奢侈品和轻奢是两个概念。”,又翻出一些奢侈品包包给我们看。
什么香奈儿、LV,我们看得眼花缭乱。
“如果你真的真的很渴望奢侈品,那你可以买二手的奢侈品啊,你看两千块钱就能买一个原价两万的LV包了。”
招娣咋舌。
“等你不想背了再卖出去,因为是大牌所以认可度比轻奢高,说不定还能回本呢。”卓娆姐说得头头是道,“我年轻时候买过一个香奈儿,因为是经典包形又保存的好,一年前出来打工上网上卖了,还比当初买的时候多赚了两千呢。”
“当然了,也就是运气好赶上香奈儿涨价,以后虽然没这好运气了,但你花钱要花到刀刃上。”
“你要记住,穷人花的每一笔钱,最好都是投资品,而不是消费品。”
毕竟卓娆姐丈夫是开大货车的,在那个年代一年就能赚四十万,妥妥的高收入群体,她也有丰富的花钱投资经验。
我们三个一个字一个字背诵。
这一趟课,我们三个学到的是“好好把自己满足一遍”不是什么羞耻的事。
招娣更是学到了好多。
在看到二手包包们贬值的幅度后,她捂住胸口:“我以后再也不买包了。”
想了想又补充一句:“除非到我开饭馆成为富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