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竟管起朝堂之事了。”
对于清冷孤傲、一向不问世事的萧世子,竟要领命剿匪?朝臣望向殿门外,今个儿太阳没打西边出来啊。
苏相不用脚指头想,也能猜到是魏相和端亲王两个老东西算计她,躬身道:“陛下,西山之乱是微臣的失职,臣甘愿受罚。但尽快平定匪患是眼下的当务之急,臣举荐金吾卫将军卫安晏前去剿匪。比起萧世子,卫将军多年在外领兵更有经验。”
卫安晏还在思考萧北辰为何肯去,冷不丁被老狐狸点了名,扶着腰出来:“臣。”
魏相看热闹不嫌事大:“陛下,卫小将军伤着腰,如何能上马杀敌?还是让他在府里歇着,让府上小娘子好生照顾吧。”
卫安晏:“臣不知,臣府上何时有了小娘子。魏相,您老莫不是老眼昏花,爬了谁家墙头…”
魏相横眉倒竖:“黄毛小儿,大殿之上,岂容你在此喧哗。”
皇帝敲了敲桌子:“西山之事,朕定卫安晏为剿匪之行的主将、萧北辰为监军。廖丰羽,你乃司农丞,朕命你负责后备粮草之事。至于苏相,未及时上报匪情,闭门思过一月,罚俸禄一年。”
“臣领旨。”
散朝后,廖丰羽与自己的顶头上司隔着人群,遥遥点头。
*
苍凉曲调在江船上响起,月下七位少年端坐于甲板之上,船头前坐着位猫儿面具的少年,她左手快速拨动琴弦,右手琴弓不断来回拉扯。
一曲哀思,诉尽活者对死者的挂念。
“回到西山,万事听我安排。若有人意气行事,休怪我打断他的狗腿,送回京城当乞丐。”
自师父走后,她一路漂泊,在玉溪镇住了三年。
她戴面具、用假名字,是不想留下羁绊。
没曾想,越是不愿,心里越是挂念。
镇东头包子铺的徐娘子因她每次买双份包子,调侃她是个饭桶,经常偷摸着给菜包喂肉。
镇西边彩衣阁吴老板坑她银子,但为了她偏爱的深蓝色,会特意托人去外地高价采购丝线。
鸿来客栈东家与账房许娘子一边挑剔她鞣制的皮子差,一边教她,从不压她价。
赵镖头有赚钱的大单子,会叫上她一起。
……
大夏兵强马壮,打得邻国年年进贡,无不俯首臣称。西山之乱,已有一月之久,朝中竟然无人过问此事,必然有奸人作祟。
在信中,老顾请桑澜看在昔日的情分上,为七个孩子寻个去处。
但桑澜知道,小萝卜他们有手有脚,困得住一时,困不住一世。
小萝卜一身反骨,父母将她卖了换彩礼钱,她敢跟着桑澜一起从拐子窝里逃出来,回去卷走银钱不说,还一把火把房子点了。
其余六个人都听小萝卜的。
小萝卜说跑,六个人铁定跟着一起跑。
不如,由桑澜带着七个人回西山,她救活者,小萝卜七人为亡者收尸、安葬。
已过了七日,罗绮此时应该已经将信送到三人手上,莲笙会照顾好菜包与小柳,彤彤不会干着急。
至于萧北辰,希望他看到生辰礼时,能少发点脾气。
“小萝卜带徐六和王九入磐石镇,去长生观寻星辰道人,问他讨要猫食,他会为你们安排住处。”桑澜用琴弓敲了敲小萝卜的腿,“你若带他们两人乱跑,我真会打断你的腿。”
小萝卜用帕子堵住自己的鼻涕,蒙着声:“阿兰姑娘的话,小的不敢不从。”
“吴七,珍珠,大华,潘子,你们四人鲜少在外露面,没太多人记得你们的脸,跟我走。”
哼哼声从某人那传来,桑澜捏住她的鼻子:“鼻涕都堵不住你的声儿,等回京,我带你去治了这毛病。”小萝卜憨傻一笑,桑澜这才放了手。
天亮时分,一行人陆续下了船。
桑澜收起猫儿面具,翻身上马。身后四人各乘一匹马,船东家原是要卖去幽州,半路被桑澜加价截胡。船上的货物,如布匹绸缎之物,也被桑澜买下。
五人要扮作布匹商人,从翼州横江码头行至西山附近安然无恙的镇子。
大潘将银钱拍在桌上,开口如三四十的壮汉:“掌柜,三间房。”
桑澜让大潘扮作东家,他长得急,虎背熊腰,吼得一嗓子粗音,旁人看不出他的真实年龄。
她牵着骏风到马厩,喂马的老头窜上来:“客官,你这马是匹好马啊。”
桑澜扫过他一双鼠眼:“老人家,我这马性子烈,切莫靠近它。”她连连咳嗽两声,故作虚弱,“老人家,我这路上生了病,请问镇上的医馆在哪边啊?”
老头一笑:“客官,出门右转,走到头。”
等待桑澜走后,他唤来后门卖针线的货郎:“晚些去跟七当家的说,客栈里来肥羊了......问问七当家,怎么宰?何时宰?”
桑澜藏在不远的门后,听得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