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陆小阙听了郡守这话,恐怕也是深为赞同。
知道郡守偏爱有灵气的诗词,陆小阙就直接拿了原主的作品。原主年纪不大,虽有思考,犹有些简单稚嫩。陆小阙的诗词文章,磅礴大气、寓意深远。原主不同。她的诗词有一个很重要的优点。那就是灵气四溢,未来可期!
“我今日有些羡慕陆归钧了啊!我莫家怎就没这样的晚辈呢?”
方幕僚道:“郡守若有心思,不如收徒教导。”
郡守又看了一眼诗词:“明日替我安排,见一见这陆家后辈吧。”
方幕僚应了声是,又问:“那位郡马?”
郡守又一阵不曾言语,书房中气氛紧张。他虽也是贵族出身,与这些只靠着家世的人,却不是同路之人。这郡马求见,是因为他新官上任,火烧到他身上了。
莫郡守:“先拖一拖,让他们急着吧。这些宗室亲戚,能衣食租税,已经是天恩厚赐。竟然敢作践乡里百姓,莫怪我不讲情分!”
方幕僚听了心中一紧,知道该如何做了。那些皇亲国戚再厉害,都不如掌握实权的郡守厉害。本郡军政大事,可都系于郡守之身呢。
次日,陆小阙被迎进了郡守府中。郡守在园子的亭子里,坐在石桌边上,饮茶品诗等候着呢。陆小阙进来的时候,他将手中的书籍放下。
那些护卫随从,退后了几步,只远远看着。
郡守见到这少年郎君,乐了,招呼她坐下一起饮茶,又说:“本官想着你年轻,不料还真年轻!”又问起多大了,家中如何,何人启蒙,如今师从何人等等。
陆小阙一一回应,又忙不迭告罪,将自己的真实身份告知了郡守。
“晚辈亦是害怕您将我拒之门外,才有了这无礼之举。还请郡守大人恕罪。”
此时郡守才知,眼前这少年郎君,竟是一个少女。又听闻这陆家女揭穿了真相,叹了一声。他眼中流露出可惜的眼神。
陆小阙心中一闷,随即又有了无限的勇气。
那郡守倒没直接将人赶走。想起这是同僚后辈,又才华横溢,还是忍不住多问了几句,又聊起了诗词。
陆小阙回忆原主的境况,试着从原主的角度去回应郡守。
此时郡守与这少年郎君越聊,越觉得可惜。这么有灵气的孩子,怎么就有师长了呢。怎么就是个女孩子呢?他再欢喜,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将之收入门下教导。
郡守忍不住问:“你愿不愿意将这诗词文集出版?若是愿意,我为你作序!”实在是这诗词,太有灵气了。确实长在他的喜好上。
还未等陆小阙回话呢,他又说:“靖安居士那边,不必为难。这作序又不是非得师父来,也不是只能有一篇。”
陆小阙:“是晚辈的荣幸!”
郡守:“你们何时举行拜师礼,本官也好趁机见见靖安居士。记得给本官送请帖!”
陆小阙:“是。家中原也是准备大办。只是近来家中出了事,还未将时间定下。”说到这里,陆小阙起身,深深一拜。
郡守知道,她此时才真正要说来意。
他坐在石桌边,凝神听着。面对喜爱的后辈,他并不吝惜耐心。
只见陆小阙拜过郡守之后,说出了家中遇到的情况。
“指路确是善举,只是我们父女均不知,差点为虎作伥。”
“还盼大人明察,还父亲清白!”
郡守听了这话,想起前些天令他颇为恼怒的劫囚事件。那指路人竟是陆国公的弟弟。听到这里,其实他已经知道事情原委。
那些绿林好汉与国公府没有任何往来,期间种种,恐怕是受不了刑罚,胡乱攀咬。那日他正气着呢,新官上任就遇到这种事情。想到那指路之人给他带来的麻烦,他直接让手下去抓人了。
郡守招呼手下上前,提起此事,又说:“问清来龙去脉,若无罪责,就放了吧。莫要让陆家世侄担心长辈。”
手下听了,应声出去传话。
陆小阙很快就见到了被放出来的陆归璞。
陆归璞在客栈洗漱后,听陆小阙讲了来龙去脉,大笑道:“我儿聪慧!”接着带着陆小阙,又去求见了莫郡守。谢过郡守之后,两人才往家中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