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已久的宁王,很快出现在朝堂。朝臣发现,昔日傲慢的宁王,在朝堂上变得成熟。处理公事,她常保持安静,遇到问题常倾听下官建议,勇于决断。在她身边,慢慢重新聚集了有能之士。这里面,有很多是寒门子,少数是郁郁不得志的世家旁系。
宁王失了名分大义,身边便有幕僚提出诸多建议,陆小阙择善而从。她礼贤下士的名声渐渐传播出去,又参与政务,实力很快变强。这一切都是在皇帝的眼皮底下进行。太女和她身后的人渐渐感觉到沉重的压力。
*
春风送暖,绿柳飘扬。太女迎娶了谢家子,她的婚礼盛大壮观。婚礼过后,家宴开始,谢氏出场,众人便见到一个俊朗红衣男子。他的容貌,与时下流行的皎白肤美不同,是丰神俊朗之貌,言行颇有风度。
陆小阙见到他,就知道太女束缚不住这个人。皇帝大概也是知道,原剧情中却突然病逝,没能为太女解决这个隐患。
只见谢氏风度翩翩,在家宴上应答如流。
陆小阙重新进入朝堂,世家便在后面使绊子,她解决了很多问题,后面都有这位世家子的影子。她知道这个谢氏,绝对不是省油的灯。
皇后对这位世家的后辈,态度冷冷淡淡,倒是很在乎陆小阙的感受。他见家宴上都围着太女和谢氏转,言语间带出些不满,又说:“宁王的汤水都冷了,你们怎么伺候的?”
宫人诚惶诚恐地谢罪,为宁王换上热汤。
皇后风度雍容,姿仪美好,说话就连生气也像一幅美丽的画卷。进宫多年,一直瑾守本分,养育皇女。皇帝年轻时很喜爱他,如今上了年纪,多宠爱些年轻人,也不忘关注皇后。
见到皇后生气,皇帝也看过来。她知宫人怠慢宁王,心里也带了些不快,对太女说话时,言语便带了出来。
“太女不要只顾着小家,多关爱手足,也把心放在国家大事上!”皇帝言语里颇有些斥责之意。这本是家宴,大家都默认不谈公事,太女便与新婚的谢氏说话,不曾关注其他。听到皇帝这莫名其妙的斥责,太女忽然心生惶恐。
*
朝堂上,陆小阙很明显觉察到,太女开始着急了,手段层出不穷。
“荒唐!”皇帝怒气冲冲,将文书仍在地上。书房中,仅有皇帝和陆小阙,并几个伺候的宦官宫女。
陆小阙捡起地上的文书。
“你翻开看看吧,”皇帝怒气不减,“七旬老翁,竟然求娶世家妙龄女。简直!简直……”
陆小阙翻开文书,一目十行。看到文书里上报的内容,陆小阙也忍不住嘴角抽搐。世家真是天才。
皇帝生气的事情,大概不是老少结亲。毕竟她自己也爱好少年郎君。
皇帝生气的点,大概在于这老翁的身份,他是寒门出身的重臣!皇帝一生,都在致力于打击世家。她提拔了很多出身寒门的人,利用这些人跟世家对抗。这位老翁,是皇帝的尚书令,录尚书事,全国的政务都经他的手,结果这个人心中却仰慕世家。
世家子女一向难娶,这个尚书令,居然能求娶成功。他一定是跟世家达成了什么协议。也难怪皇帝如此生气,连陆小阙都忍不住骂人。你吃着锅里的饭,居然还要砸掉锅,这是人干的事?
陆小阙说:“陛下该考虑换人了。”心里又有些忍不住想着,皇帝后宫倒是世家子更多。
据说当年皇帝见优秀的世家子,就会一见钟情。她一见钟情了很多人,其中就有皇后。世家很多人才,都被她弄后宫里去了。她搞得世家有家主当场吐血,害怕控制不住局面,后来才渐渐收敛。
如今换了尚书令,事情的性质又变了。皇帝感到了背叛的心情。
陆小阙继续火上浇油,打击这位寒门中的叛徒:“今日心慕世家,仰望世家,求娶世家子女,来日便能为世家驱使!这位大人录尚书事,总揽朝政大权,行事如此不谨慎……”言下之意,皇帝也听得清楚。
皇帝声音里带着冷意:“他这是老了啊。”
“听说尚书令今年因病,请了很多次假……”陆小阙抬头看向皇帝,意味明显。皇帝:“是啊,老尚书病中仍不忘国事,朕心中真是不忍心。”
*
朝堂中微妙的变动,引来波涛暗涌。
陆小阙在朝中春风得意,太女却频频出错。出行访友,朝野物议,太女结交朋党,行为不谨。谢氏干涉朝政,被前朝口水喷个半死。皇后出身世家,他的态度很是暧昧,对太女有爱护之心,却更喜欢错失储位的宁王。现在连世家也看不懂他了。
宁王身边的人才得以出头,便有更多人来投靠,势力日大。皇帝作壁上观,突然告病,不见上朝。朝堂中,有风雨欲来的压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