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彻在通过了岳斋私塾考选之后,就被接去了私塾寄住。景玉甯把小清安排在一个民办学堂里上课,下了学便让夏灵接她回景府。
名义上是让她在景府做侍童,不过景玉甯也不会让小清干什么活。
他令夏灵每日根据学堂所讲为她补课,争取赶上学堂其他孩子们的进度。
他的身份对王彻和贫民窟的所有人保密,自然也不会用真实相貌直接去见小清。
景玉甯原本想让小清一直呆在景府,以便王彻在岳斋私塾能安心备考。
可是以自己和景府现在的情形来看,小清需要一个比这里更好的出路。
景玉甯派人把事情告知了岳黎,没想到岳黎这次意外地好说话,很快就回信答应收下小清,让她跟着私塾一起生活。
景玉甯心中一喜,他化上妆,粘上胡子,亲自带着小清前去岳斋私塾,把人送到。
只可惜那日岳黎不在私塾,出门办事去了,景玉甯只见到了王彻。
门口侍应带领小清进入私塾后,景玉甯告诉王彻自己即将出行远门,不知何时才能再与他相见。
王彻听言心头一紧,情绪五内杂陈,看向景玉甯的目光中是浓浓的不舍。
他对景玉甯鞠躬拱手:“宁先生授我读书,育我礼德,是我一生的恩师。先生若是方便,可否告知去往何方?王彻以后定会去寻先生。”
“我去往……”景玉甯想了下,答道:
“我去往海晏河澄,清平世界。
那里山高水长路途遥远,但我相信终有一日可以到达。
小彻只要做好自己能做的事,定会与我再次相遇。”
他笑着拍了拍王彻,对他真挚地说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比起师徒,我更视你为知己。”
阳光照到景玉甯的脸上,涂满了灰土色的面庞在照耀下一瞬惊鸿。
王彻突然感觉自己从这张看过了无数遍的普通面孔上,看到了让他惊心动魄的绝色。
在那抹绝色中,景玉甯淡如发光的眼眸里尽是太平盛世国泰民安的浩大景象。
让他不禁想要追随,与他一同去往那河清海晏、天下太平。
“能被先生视作知己,是王彻的荣幸。”王彻由心道。
景玉甯对他会心一笑,把小清在学堂所用课本交到了王彻手里,里面还夹着他和夏灵写下的批注。
“岳夫子是个值得信任的人,把你们托付给他,我很放心。以后若是有难,尽管和他开口,只要他能做到,一定会帮的。”
同时景玉甯也把自己这些年所学感悟和笔记整理成籍,全数赠与了王彻。
东西给完以后,他牵过马,对王彻说:“回去吧,夫子授课不能迟席。”
这时他的余光正好从大门外瞥到一眼岳斋私塾的内院,看到一个朝着他蹦蹦哒哒跑过来的小身影,正是换了一身私塾制青衣的小清。
景玉甯被扑过来的小女孩抱了满怀,他笑着弯下身把她抱了起来,轻轻拍着她的背,温声嘱咐道:
“在这里要好好读书,听夫子和兄长的话,知道吗?”
王清点头:“小清知道。”
“真乖。”景玉甯从口袋中给她塞给她两颗糖,
“小清以后一定是个知书达理的才女。”
怀里的小姑娘衣服一换,精神十足,语气昂扬嗓门洪亮:
“小清以后也要像哥哥一样学业有成,长大做一代才子入朝做官!”
景玉甯笑着颠了她两下,然后把人放到地上,伸出手勾起她稚嫩的小拇指,与小姑娘拉钩:
“那我等着小清成为才子的那天,到时候你、我、和小彻一起坐在玉明湖岸的长庭中品茶论道。”
“好。”王清用力点头,大大的双眼眼神明亮。
二人于私塾门前许下约定,他们眼中的自信与期待在繁华的街区熏染出一片彩色生机。
景玉甯又叮嘱了小清几句,随后跨上马,对私塾门口的两人告别:
“以后你们要多多保重,宁某不能相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