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文玉昨天累得很,睡得又晚,所以比平常起晚了些。
她醒来的时候小宝还在四仰八叉地呼呼大睡,王秀兰则在轻手轻脚地收拾行李,锅碗瓢盆和各种吃的已经规规整整地摆在了厨房区域。
这铺面是一间带卫生间的大开间,面积将近80平米,为了居住舒适方便,龚文玉买了最便宜的屏风做了功能分区,靠近门口的是厨房区域,最里面是卧室区域,卧室旁边是卫生间,中间部分就是客厅区域了。
三个人住其实还挺宽敞的。
这时的省城还没普及管道天然气,城市居民大都使用罐装的液化石油气,郊区居民跟冒水沟村差不多,使用柴火和煤炭。
王秀兰把家里的蜂窝煤炉子带来了,没用完的蜂窝煤也一并带了来,正苦于没有发火柴呢,就见闺女起床了。
她忙问道:“哪里能弄些松毛之类的发火柴呢?”
不然没法开火做饭了。
龚文玉揉了揉惺忪的眼睛,说:“今天的早饭先去隔壁小吃店吃,吃完我去弄。”
沾了大学城建设的光,这一片区的基础设施在省城所有的郊区里是最好的,去年就通水通电了,龚文玉挑的这两家铺面都已经安装好了水电,所以价格也略贵些。
龚文玉给王秀兰展示了自来水和电灯,电还好,毕竟村里有人装电灯了,但自来水就很神奇,拧开龙头就出水了,太方便了!
王秀兰总算露出了离家后第一个真心实意的笑容,要不说是省城呢,是不错哈。
母女俩又收拾了一会儿屋子,等小宝醒来后才去了附近的小吃店吃东西。
老板娘还记得龚文玉,这女娃长得好看,她这儿生意又不好,一天没几个人,所以记住她并不难。
点完餐后,老板娘自然而然地又跟她聊了起来,得知她以后要住这里很惊讶,但也表示欢迎。
“多来点人增加人气挺好。”老板娘说,“现在这片还是太冷清了,还没我们村里热闹。”
龚文玉笑道:“以后还请您多多关照哈。”
说完又顺嘴问了句发火柴从哪里弄,老板娘说:“去对面学校垃圾桶里捡废纸来用就好了。”
这还真是个省力的好办法,龚文玉道了谢。
老板娘又道:“学校明天就开始放寒假了,我们明天也不营业了,等开学再营业。”
意思就是接下来一个多月都没法在这里吃早餐了。
以王秀兰节俭的性子,一旦自家能开火,是绝对不花钱在外面吃的,所以小吃店是否营业对他们并无影响。
倒是学校放了寒假,这大学城几乎就没人了,没人也就没废纸,龚文玉吃完饭就赶紧拿了个尼龙口袋去学校翻垃圾桶了。
好巧不巧,翻垃圾桶的时候正好遇到了准备回家的何中勇。
即便龚文玉厚脸皮,也颇为尴尬,赶紧解释了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
何中勇见到她又惊又喜,自打上次一起跨年后,他就不对劲了,心里隐约也明白大概是怎么回事。
“你需要废纸啊,以后我帮你收集。”何中勇主动帮她翻垃圾,一点不顾及周围路过的人怎么看自己。
“怎么好麻烦你呢。”龚文玉见他不介意,心情莫名其妙放松了,“我们现在就住在学校对面的铺面里,自己来弄挺方便的。”
“王婶和小宝也一起来了?”何中勇很快就把垃圾桶里的废纸捡完了,收紧袋子准备提着走。
“嗯,以后我们一家就常住这里了。”龚文玉想要去接袋子,何中勇没给她,“我给你提回去。”
“又没多重。”龚文玉见他背了个包,“你是要赶车回家了?”
“嗯,学校安排了大巴车送学生去汽车站。”何中勇说,“还没到发车时间,我给你提过去,顺便跟王婶打个招呼。”
毕竟是同村熟人,龚文玉便不再坚持,任由他拿了。
两人回来时,王秀兰已经把家里都收拾打扫好了,见到何中勇满脸堆笑,毕竟村长一直很照顾自家。
寒暄几句后,何中勇就回学校坐车了,大家相约开学后一起吃顿饭。
“中勇这孩子真不错。”目送着年轻男孩儿的背影,王秀兰感慨道,心说要是自己闺女能找个这么好的对象就好了。
龚文玉附和道:“他人是挺好。”
无事可做的王秀兰提议去租的地里看看。
租的地离铺面骑摩托车四五分钟,走路大约半小时。
龚文玉骑着车带王秀兰和小宝去看她租了二十年的地。
这里的地势比冒水沟村平坦得多,租的这两亩地十分平整,王秀兰看了很喜欢,心里也踏实了,已经开始计划着种什么菜了。
此时的地里长满了干枯的杂草,王秀兰说:“下午我就来锄草,这草正好也可以拿来做发火柴。”
忙碌惯了的人闲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