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什么,何中勇知道,他爸是可惜龚文玉没机会读大学,不然会更有出息。
何中勇却不会这么想,他每天都会听收音机里的新闻,加上有一个住在大城市的笔友,他对外面的世界了解得比村里其他人更多,现在各行各业都在快速发展,不管读没读大学,只要有头脑抓住先机,都可以干出一番事业。
不知道为什么,别人都在为龚文玉不能读大学惋惜,他却更看好现在的她。
龚文玉把堂屋重新布置了,靠大门的一半空间作为她的小卖部,没有现成的货架,她就用桌子和簸箕代替。现在进货不多,随便摆摆就成,等二叔有空了,就花钱请他做一个简单的货架。
李翠花知道龚文玉开了小卖部以后,心情有点复杂,一边为侄女有谋生方式高兴,一边又有点小嫉妒。隔壁村陈老板也是从小卖部变成大杂货铺的,瞧瞧人家现在家底多厚啊,过两年要是大嫂家也跟陈老板一样,可不就把自己家比下去了么。
压下这点贷款的不舒服,作为龚文玉家在本村最亲的亲戚,李翠花一家还是第一时间上门去恭喜了,打听了价格发现确实跟镇里一样,比陈老板卖得便宜,就顺便给龚文玉开了第一张,买了盐、酱油、火柴等,为了得到赠品,硬是凑满了十块钱。
“谢谢二婶光顾。”龚文玉用袋子把东西都装好,“这袜子是广东那边过来的货,我摸着手感不错。”
李翠花占到了小便宜,龚文玉又嘴甜地捧了她几句,还给了龚文权几颗从县城买回来的糖果,她这才真心喜笑颜开了。
龚文权这个青春期的小男孩儿,听说堂姐开了小卖部就好奇地跟来看看,看了之后好生失望,就这?比学校小卖部差远了,卖的东西也太少了点儿吧……
他本想指点一下江山,冷不防被堂姐塞了几颗糖,虽然他家比堂姐家富裕,但他的零花钱也不够他天天买糖吃的,所以对这糖还是有点稀罕的,吃人嘴短,他闭嘴了。
龚文玉看得好笑,觉得这堂弟也怪有意思的,打发了堂弟以后,她就对二叔道:“二叔,等开春后,您要是有空的话,想请您帮忙给我做一个货架。”
龚建民是个热心的,大哥去了后,他也是真心希望龚文玉这个读过书的侄女能把这个家撑起来,看到侄女这么快就想到了挣钱的方法,心里挺高兴的。
“哪用等那么久,我最近就有空,现在就能给你做了,就是没有木料。”龚建民说,“货架的木料不需要用那么好,就你们山里的松树就行,明天我就去砍树。”
过年前,村里的妇女忙成狗,男人们就清闲多了,龚文玉本也想尽快把货架做好,就是怕二叔不方便,现在他既然这么说,她也就顺水推舟了。
她跟二叔说了一下她想做的货架样式,龚建民说很简单,木料备好后,最多两天就能完工。
按照现在木匠的工价,一天是六块钱,两天十二块。龚文玉不缺这个钱,即便考虑到现实情况,她也不需要像以前那样找借口了,刚刚二婶这一单就已经收到十块钱了,以村里人贪便宜的性子,相信很快就会有第二个十块。
叔侄俩一番讨论,敲定了年前龚建民帮忙去龚文玉家的山里选树砍树,等木料晒好就到年后了,过了正月十五后,龚建民就来给她做货架。
回家后,李翠花嘟哝了句:“你对别人家的事儿可真上心。”
龚建民听了这话板起了脸,不悦道:“别人家?那可是我亲侄女儿,你平时没事就往你娘家送东送西,我说什么了吗!还有你哥你弟家,哪一次做木工我没帮忙,你的亲戚是亲戚,我的亲戚就不是亲戚了吗!”
龚文权今天得了堂姐的糖,也在一旁看热闹不嫌事儿大似的帮腔,“我姐去县城卖东西挣了一点钱就给我买糖,我舅可从没给我买过。”
李翠花有些理亏,却又因着儿子的帮腔气急败坏,朝儿子吼道:“你个没出息的家伙,几颗糖就把你收买了?!”
龚文权撇了撇嘴,当着他妈的面又撕开了一颗糖扔进嘴里。
李翠花瞪他,他做了个鬼脸后就嘿嘿笑着跑开了。
李翠花那叫一个气啊,老公儿子都跟自己不是一条心,原本对龚文玉的那点小嫉妒因为占了便宜已经没了,现在又嫉妒上了。
龚文玉小卖部的价格公道,又有促销,这让原本准备去隔壁村陈老板店里买东西的村民都来她这儿买了,还美其名曰帮衬自己村的人。
对于这些面子功夫,龚文玉应付自如,把顾客们哄得可开心了。
小卖部开张不过三天,进的货物就卖出去了大半,收到了将近两百块的货款,而这些货物的成本价也就将近一百。
王秀兰心里那叫一个开心啊,跟人聊天底气都足了,腰杆儿挺得笔直。
龚文玉想把之前王秀兰出的本钱还给她,王秀兰没收,说:“眼看东西就要卖光了,你下次去进货还要花钱,先放你那儿吧。”
于情于理龚文玉都不该推辞,便道:“谢谢妈。”
直播卖的粉条的货款基本都收到了,代购的货款也陆续在回款,其中有一单水果有售后问题,不过系统判定是物流的问题,就没有扣龚文玉的钱。
这系统虽然抽成比例高,服务倒是可以,不会随便扣卖家的钱。
忙忙碌碌中,很快就到了过年前一天,王秀兰准备做豆腐了。而此时萝卜干也腌到了味道最好的时候,龚文玉就开了直播,一来直播纯手工做豆腐很有意思,二来要给萝卜干上链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