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安把水壶给放到了地上,又把碗给拿了出来。
乌文和陈甜从地里钻了出来,背上还背着已经装了大半筐的玉米。
很快筐子里的玉米便被倒进了板车里。
一碗温水下肚,整个人都感觉舒服了很多。
午时,满满一板车的玉米被送回了家。
三人简单的吃了顿饭,又下了地。
到了晚上,先前砍好的玉米秆被放在最上面,连着拉了好几次,才把砍好的都拉走。
一连过了几日,陈甜家地里的玉米都被收拾了个干净。
歇了一日,梁安又下了地,一车一车的玉米和玉米秆被送回了家里,院墙下堆得高高的。
掰好的玉米被放在院中,谁也没有闲心在串门,不论大人小孩都拿着凳子坐在玉米堆前,剥起了玉米皮。
梁安搬着小凳子,望着堆得高高的玉米,连身边滚着玉米的小狗也不想搭理了。
这么多玉米,这要掰到什么时候去啊...
一层层的扒开玉米皮,把最外面的几片拽掉,只留最里面的几片,扒到玉米的屁股后面放着。最上面的玉米须须也被尽数的拔了下来。
剥好的玉米被放在身侧,遇到里面白色的小虫子时,梁安毫不犹豫的给丢进了鸡圈里。
看到虫子的小鸡,两个爪子快步的往前跑着,低头就给吃进了嘴里。
一小堆的玉米,个个都像是把头发都给竖了起来一样。
坐久了的梁安慢慢的站了起来,拿出碎布头,剪成一条条的,系成小结。拿起被拔到上面的玉米皮握到一起。
在手里握成一把后,直接用布条缠绕上去,系好,不管拿起那一个玉米,都是好几个被绑在一起的玉米棒。
玉米有些被剥得成了光秃秃的,有些就被绑了起来。
里面还比较嫩的,梁安直接去拿了一个小篮子放,等后面煮煮吃。
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开始西斜,被染红的天边云彩像是被染出来的缎子,浅浅的紫红色的边上还有着淡淡的黄色。
玉米须落在脚边被小狗踩了上去,鸡圈里的小鸡吃了好几个后,纷纷等着新的虫子的到来。
有些酸疼的腰被拳头不轻不重的捶打着,坐的太久的屁股都感觉不舒服了起来。
跟玉米皮较劲的小狗看到人走后,连忙松开了嘴,小跑的跟了上去。
青菜叶子微微晃动,被掐了一片又一片。
梁安手里拿着两把青菜,离开了小菜地。
绿油油的青菜叶子里暗藏着丝丝的脉络,片片的叶子被按在水中,叶面被轻柔的搓洗了起来,上面沾着的泥点子很快便被洗了个干净。
叶子的边缘处还有着小小的缺口,不知道是被什么虫子给啃了几口。
梁安一片一片的看了过去,把缺口处给掐了下来,放到了一旁。
洗好后便把掐下来的叶子碎片给捏到了手里,走到鸡圈旁丢了进去。
绿色的叶子,哪怕是碎片,也是小鸡极为喜欢吃的,很快便被吃了个干净,在鸡圈里打着转。
干净的面盆子里被舀了些许的面粉,放到案板的边上。
两把青菜被放到了案板上,不是特别锋利的菜刀依旧把菜叶剁得细碎,放到了面盆里。
梁安舀了半碗水,一点一点的往里面倒着,一手让搅拌着,让面粉和菜叶能够混合的更好一些。
搅拌好后,洗净了手,小锅被慢慢的烧的热了起来。
白色的猪油随着铲子落到了锅里,滋滋的化成了透明的猪油。
梁安端着盆子放到了灶台上,捏着一把面团,揪一坨就丢进去锅里一坨。
锅洞里放着几个不算大的树枝,能烧上好一会不用添柴。
放进锅里的丸子很快就粘在了锅里,他拿起铲子一个个的翻了个身,不断的有新的丸子下锅,也有熟了的丸子被铲了出来。
素丸子熟的要更快一些,有些动作慢了的就变得边角发黑了起来。
油煎的香味不断的飘出了厨房,惹得隔壁家的孩子用力的吸了两口香味。
煎好了丸子,又倒了碗热茶,吃过后,随便给小狗泡了几个丸子吃着,收拾好后,一人一狗又回到了院子里。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几日人们要剥玉米,连天上的玉盘也变得比平常更加的亮了一点。
趁着月色能勉强看得清楚一些,几乎家家户户都在院里剥着玉米。
直至夜更深了些,人们才入了睡。
翌日,天要亮未亮时,起的早的人家烟囱里已经冒起了烟雾。
梁安闭着眼睛,不断的用凉水往脸上洗去,睁开眼睛时,睫毛上的水还连在一起,很快便断开来。
黑亮的眼睛里带了些红色的血丝,眼尾处似乎还留存着丝丝的倦意。
公鸡高昂的叫声回荡在院子的上空,一声更比一声高了起来。
梁安围上围裙,把篮子里的玉米拿了出来,又洗了两个鸡蛋。
玉米上剩下的须须也被拔得更干净了些,玉米的头应是没长好,不但玉米粒不挨着,连大小都越往上越小了起来,几乎只有一点点玉米的外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