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向枝有些心虚,难道是自己昨天偷偷跑去果园被他知道了?可他明明是赞成自己种树的啊……他昨天之所以不告诉下人们偷偷跑出去,是因为他父皇在他身边安插了眼线,只是他还没有找出来那个眼线是谁,若是让他父皇知道了,他肯定又要挨骂。
秦向枝今早回来时听公公说裴空逐昨天大晚上来找过自己,面上似乎还很不好看的样子,本来打算下早朝就去问问他的,现在看裴空逐这凶神恶煞的样子,他倒是有些不敢了。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身旁的公公也识趣地高声传达秦向枝的旨意。不管怎么样,他觉得还是赶紧退朝找裴空逐解释一下比较妥当。
“臣有奏。”
众人闻声看去,是刚提拔上来的工部右侍郎李静。
李静,人如其名,平时只管做好他工部分内的工作,无论上朝也好,私下里也好,大到家国大事边疆战况、小到地方官员的任免,都很少看见他发声。
裴空逐也是看他踏实本分,才向秦向枝举荐,将他提拔为右侍郎。
如今在这个节骨眼儿上,秦向枝不知道他究竟要说什么,看向裴空逐,他眼中也带着些不明所以。
李静站出来,恭恭敬敬的跪下:“臣听闻昨日小裴将军去搜查了太师府,要搜查太师大人贪污的万两黄金,可最终却没能搜出个所以然来。小裴将军是奉命搜查,自是不必担责。可是这背后诋毁江大人,在陛下耳边吹风的奸诈小人却是不能不查。”
此时又有另外一个官员站出来:“臣附议。如今边关不胜太平,身为文臣,不能上阵杀敌,故一心想要保前朝太平。可这等明晃晃地污蔑朝廷要员,蔑视国法的行为,若是不彻查到底,只会助长官员之间你争我斗、尔虞我诈之风,臣斗胆,请太子殿下彻查此人,严惩不待,以正官风。”
“臣附议。”
“臣也附议。”
……
裴空逐向后看过去,朝中原本站着的那些官员,竟一时之间跪了大半。江迟暮倒像是个没事人一样站在原地,似乎他们在说的这件事情与他全然无关。
裴空逐心中不禁有些许讶然,连自己亲自举荐提拔上来的官员都受江迟暮的牵制,更何况是其他人。看来这朝中的水远比自己想的要复杂,江迟暮的势力也比他预想的要更加难以对付。
听这些臣子的说辞,江迟暮也许是看在自己昨天救了他义子的份上,并没有对自己发难。可是在背后弹劾他的那个人,他定然是不会放过的。
大势所趋,秦向枝不得不下令彻查此事。
古往今来,臣子们拿捏皇帝的办法就是集合众臣,以一种家国为先、大义凛然的姿态来逼迫皇帝接受他们的提议。这种办法无论放在什么时候都很好用。而且这种作风在江迟暮的发扬下,臣子驾驭得更是轻车熟路,屡试不爽。
“行了,这下总没什么事儿了吧,退朝退朝。”秦向枝实在是坐不住了。
众臣纷纷向太子行礼告退。裴空逐行过一礼后,站在原地没动。
江迟暮走时意味深长的看了站在原地的裴空逐一眼,那眼神含着三分礼貌,七分威慑和赢者的傲气。
江迟暮似乎是在告诉他,他很感激昨天的那份救命之恩,但是他若是不识相,他也绝不会手下留情。
裴空逐盯着江迟暮远去的背影,眼中闪过一抹不常见的阴戾之色。
——于国于家,于父于友,他也绝不会轻易善罢甘休。
翌日。
“空逐,你听我说嘛。”秦向枝跟着裴空逐进了书房。
“嗯,我听着呢。”裴空逐进了房间,坐在上座,翘着二郎腿,把玩着桌上的琉璃盏。
他们自幼相识,秦向枝虽贵为太子,但是在私下却像裴空逐的小弟一般。裴空逐在私下也并未将他当作太子看待,而是把他当做一个更需要自己时刻看顾提醒的弟弟。
“那并不是我下的令,你也知道我这个人的,虽说有人上书弹劾,但是我也不能查都不查一下就叫你去人家府上搜啊。”
“不是你下的令,那是谁?”裴空逐皱着眉示意他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