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亡国妖妃她弟 > 第20章 第20章 马车

第20章 第20章 马车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他面色淡然,面容清冷,比宫中那位冷艳卓绝的常昭仪,更有几分缥缈若仙的恍惚感,叫人一时分辨不清,他心中到底在想些什么。

因了宫宴的缘故,梁韫青是见过这位常昭仪的,她确实生得冷艳,再加上被娇养在皇宫中,集全天下的锦绣华服堆砌,珠宝首饰相配,有天山雪莲的冷傲,更有牡丹的盛世之容姿。

在梁韫青看来,她的心思不难猜,无非就是要做人上人罢了。

但是她的同胞兄弟,这位常家郎君……梁韫青想了想这段日子以来收集到的消息,觉得她有些看不透这位。

马车辘辘响了一路,角落里的竹风铃叮咚声音不绝,一荡一荡,一声一声的,十分有节奏感。在这种被暖意和些微摇晃以及有节奏感的清脆声音中,常徽罕见的察觉到了几分惬意。

若不是马车突然停下,一旁的小丫头嘀咕着说到了常府,常徽觉得自己有可能在马车上睡着。

他起身,朝梁韫青行礼,随后头也不回地下了马车,动作是十分的流畅,毫不留恋。

从头到尾,两人除了那番话,没有再说什么,他甚至都没有问过自己的身份,但是冥冥之中,梁韫青觉得,他似乎已经觉察到了自己的身份。

待得常徽转身,就要朝院内走去的时候,梁韫青突然掀开了马车帘子,叫道:“郎君且留步!”

常徽顿了下,转身,看着梁韫青勾腰,出了马车,她走到常徽面前,递上来一份请柬。

“正月十五,踏雪寻梅宴,想来,郎君不会缺席。”

见常徽皱眉,随意接过请柬,颇有几分兴致缺缺的模样。

梁韫青忍不住,又道了一句:“想来,这次宴席,郎君不会空手而去,空手而归,定然会尽兴。”

常徽无可无不可,点了点头,也未曾理会她,径直进了屋去。

梁韫青站在原地,看着常徽毫不留恋的背影,眸光微闪烁,忍不住轻声呢喃了一句:“怪人。”

确实是个怪人。

正月十五的踏雪寻梅宴,并非一场简单的宴会。

永安的世家、勋贵、文人、武将,乃至宗室,都会有不少年轻有为的后辈参加,算是一场变相的权贵交流宴,为上位者挑选合适的下位者,兼而有,为底下的小辈们牵桥搭线寻一门亲事的说法。通常来说,与会之人,都是国子监四门当中的才识出众之人,各大世家以及地方上的才名渊博之人,以及相当的权贵子弟。

而这场宴会最后偏向于哪一脉,最后还是看主持宴会之人。

几十年前,江湖和朝堂还没有现在这样泾渭分明的时候,因主持宴会的人好侠客,还邀了有名的江湖侠客。彼时剑仙与文曲星,同为帝王宴上客,还流传下来了诗词歌赋以及画作曲谱若干,堪称是盛名一时,流芳数十年。

常徽上辈子,从未参加过这样的宴会。

他先是佞臣,后是权臣,朝堂沉浮那几年,他是孤臣。

孤臣,是不会有帖子的。

最初以常徽的身份,是够不上这样的宴会,后来以他的身份,是这些宴会,够不上他。

这也就导致了……常徽,其实并不太知晓这所谓的踏雪寻梅宴,在永安当中,究竟意味着什么。

常徽只觉得烦闷。

他只想一个人好好待着,并不太想去这些在他看来很是无趣的宴会上,看一行人对另一行人,或是一些无趣的事物,进行追捧。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常徽的喜好和景明帝的喜好是出奇的一致的。他们都宁愿自己一个人待着,养养宠物,顶多再拉上三两好友,一起相聚。像是这样几十上百号人,衣着光鲜亮丽,进行一些无趣的活动,他觉得很是无聊。

他转身就将这件事给仍在了脑后。

翌日,常徽没有去国子监,到了傍晚,重锐意上门拜访。

常徽怀中搂抱着常叔买来的狸奴,在火盆旁边给它顺毛。狸奴是个乌云踏雪的小家伙,全身皮毛水润光滑,下巴微仰,呼噜呼噜地打着呼,尾巴尖儿的一戳白毛一荡一荡的。

重锐意坐在对面,定定地看了半天常徽撸猫,而后说:“徽弟,你昨日与那几个藩生说了什么?”

常徽抬眼看了他一眼。

重锐意继续道:“本来昨日听孔祭酒的语气,那几位藩生是要入国子监的,如今却听说不去了。不仅如此,连使臣都得了好大一个没脸,听说国子监丞找去驿馆的时候,他们正跪在房间的地上,对着一幅画像,嘴里叽里呱啦地比划着什么。主簿们好说歹说,都快把嘴皮子给磨破了,他们硬是不肯来国子监。”

重锐意一边说,一边冷声笑,不知怎的,原本光风霁月的面容,显得有几分落寞和无措。他道:“藩生入国子监,本是一桩美谈,现下好了,让几个连大魏的官话都不会说的番邦人进国子监镀金,简直就是个天大的笑话!弄成这样两边不着的样子,我看,国子监在天下文人心中的地位,怕是要贬低不少。”

他话语中,很有几分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也确实,国子监有着普天之下最多的藏书,其中不乏孤本,而且还云集天下群英大儒。

在几十年前,国子监很有几分天下文辉聚于此的辉煌,奈何先帝嗜好杀戮,逼走了不少大儒,如今国子监只是靠着往常的底蕴在坚持罢了。即便如此,国子监也还是天下文人梦想的地方,如今叫孔祭酒收受不识字不会说大魏官话的藩生进来镀金,难免会给人有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感受。

孔祭酒也确实短视,为了一时蝇头小利,败坏了国子监的百年清名。格调这种东西,供上去很难,但是拉下来,是很简单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