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青一心爱慕着窦言洵,多年来追随身后,自然不愿与赵岐过多纠缠。只是见赵歧满面苦楚踌躇,似乎对符青真正的心意并不知晓。
林栩安慰道:
“所谓爱慕一个人,恐怕只愿她心安体健,开心快乐便足矣。其余之事,还得慢慢来,一切交给时间便好。”
赵岐抬起头来,眼神中多了几分释然,低声道:
“夫人说得是,是小人......心急了。”
林栩又低声叮嘱:
“你眼下还需保持低调。因我才嫁入窦府不久,一切须得谨慎小心,是以万不能让旁人察觉到你与我平日里的暗中联系,不然若被有心人拿去做文章,便是洗也洗不清了。往后你若遇何难事,无需顾忌,只需来找我便是。沐京北街不日便会新开张一家花卉行,你若寻得什么消息,或有其他需求,尽管去那里,不必拘着礼数。”
赵岐感激涕零,拱手道:
“承蒙夫人如此关照,小人真是不甚感激。若能为夫人尽些绵薄之力,赵某便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林栩抬眸,目光静静地凝视着赵岐,慢慢转了转手中茶盖,方朱唇轻启道:
“实不相瞒,眼下确实有一事,需得赵大哥暗中帮扶一二。”
赵岐闻言,浑身一凛,连忙道:“夫人请讲,赵岐必定知无不言。”
林栩微微点头:
“其实也是前几日,我偶然听闻夫君与懋亲王从前似有些往来,不知真假。如今夫君虽入衙门任职,然则无非做些细碎杂事,我便也一心想着能否寻些机缘为夫君帮衬一二,是以才动了些心思。不知赵大哥可曾有耳闻其中情状?或不单单是懋亲王,夫君他......与其他朝中权贵是否有些交情?”
赵岐微微一怔,随即垂下目光思索片刻,低声道:
“回夫人,小人从前虽在窦府任职数年,但到底只是普通护卫,来来往往见过的贵客往来并不多。说起来,懋亲王与老爷年轻时的确有些交情,但若论及府内两位少爷,具体来往多寡,属下并未亲眼见过。”
他顿了顿,又道:
“不过小人当年还在任时,知道大少爷曾在校武场结识了不少至交好友,又因表现出众而与驻外的年轻将军们相熟些,还算得上有些人脉。但细论看来,二少爷......多年来毕竟未曾入过官场,虽平日里有些权贵子弟相互走动些,却也不过都是些年轻些的公子哥儿,如姚国公府那位从前还算走动的频繁,或是些江湖莽客。但论及夫人所言的懋亲王或其他权贵,请谅小人一时实在没有头绪。”
林栩微微颔首,片刻后又问道:
“那不知赵大哥昔日可曾听闻,沐京城是否有一位名为‘梧桥’的世家公子?”
赵岐眉头微皱,显然这个名字并未令他有过多印象。他仔细思索片刻,摇头道:
“恕属下才疏学浅,未曾听闻过此人。不过若夫人需查此人来历,属下定会暗中打探,若有消息,自当尽快回禀。”
林栩轻轻一笑:“倒不必急,赵大哥如是有缘打听到消息便好。”
她放下手中的茶盏,缓缓起身,“那今日这两件事便托付于赵大哥了,往后若有消息,还请随时来报。”
待赵岐离去,她的心思却逐渐沉淀下来。
自初遇赵岐,便知他重情重义,又好善乐施,实为忠实可靠的可信之人。只需稍加利用,那些窦言洵不愿告知她的事情或许便会水落石出。将来此人或许更能成为她谋划中的一枚至关重要的棋子。
她将账本放下,随手叩了叩桌案,心中却渐渐想起另一件事。
窦言洵与符青二人有着非比寻常的往日情分,月欢巷那日,符青更是口口声声对她说,往后不会再去叨扰窦言洵,可那日她偶然在窦言洵身上闻见的那股香气久未消散,若非窦言洵又去找她,并逗留许久,绝非片刻便能沾染上的。
看来符青心中执念,远比她所猜想的,还要再深一些......
正思索间,竹苓悄然步入,低眉道:
“夫人,外头老管事已为您备下了些吃食,还带了这几个月的营收账册,等着您过目。”
沐春楼如今虽在平稳运营,但一切也需从长计议,她点头道:“传他进来吧。”
抬眼看去,晨间还浓雾四散的天空眼下却已一片清澈,日光虽然微弱,却已依稀得见些许破云之势。
不多时老管事便恭敬地走了进来,双手呈上沐春楼的菜单。林栩接过来细细过目,便见菜单上罗列着种种菜名,皆是沐京近来食客颇为推崇的时令佳肴,各个清丽别致。
她看了片刻,微微一笑道:
“听闻管事曾掌管着不少庄园铺面,自是经验丰富,我瞧着每一道菜都很用心,一时也难挑出什么毛病。”
接着又翻过几页,却见菜单下首几道河鲜海味皆被涂抹擦去,取而代之的是时下流行的几款清淡素雅之菜。
便轻声问道:“怎么这几道海味却不见了?”
老管事闻言,忙颔首解释道:
“说来夫人您有所不知,自咱们二爷入仕以来,几乎不再有闲暇管理这酒楼,更没时间去江边垂钓,从前咱们酒楼每日供应的河鲜海味皆是二爷亲自捕获,小人本想着再聘用些伙计每日清晨出海捕鱼,却也是二爷吩咐,往后这些河海之物,无需再准备,是以小的才不便再列入菜单中。”
她轻垂眼眸,指尖轻轻摩挲着菜单。
昔日窦言洵每日亲自去洧龙江边垂钓,所获河鲜颇为难得,是以沐春楼的菜肴才份外鲜美独特,更是颇受沿海一带而来的食客们追捧。听闻也是自那时,沐春楼才得以从武场边上一个破败茶楼再度振兴,成为名声大作宾客盈门的酒楼。
她沉吟片刻,吩咐道:
“既然二爷吩咐不必再去捕获河鲜,但不妨寻得一些上好的干货海味,用来替代。另外眼下冬季寒凉,暖胃之品尤为合适,若能在原有菜色上稍加调味,带些温补疗养之效,或许也会招揽些新的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