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而然作出回复:“好啊,下次去的时候喊上你。”
没有具体时间,又像一张空头支票,可在Sandy看来这似乎也是最好的答复了。
不宜表现得目的性太强,只会引来反效果。
凌澜自然不会想这么多,话题结束,她便打开电脑找到了上次笔记的位置,随后教授进了教室,热情地与第一排的她打了招呼,将一叠资料平铺在旁边的空课桌上,让大家来取。
这件事几乎被她抛到脑后了。
她也没想到,下课后陆理来接她,刚坐上副驾,他又一本正经地把这事翻出来。
“这两天和Sandy约了一起玩吗?”
“没有啊。”午后不算太冷,她窝在温暖的座位上更是放松,背包早被她随手甩在后座,和他的书包靠在一起,“约也是周末的事了,今天没说定。”
陆理一言不发开过了面前路口,她以为没了下文,没想到他又开了口,“如果你觉得夹在中间不好看,也可以拒绝她,我带你去外面玩两天。不也挺好?”
原来他在计划这个。
这个自然是排在那些没营养的party前面。
她欣然答应,也提出了似乎并不冲突,“不过Sandy说想来图书馆,找我一起学习的,也不是周末party的事。”
“什么?”陆理正在打右转向,他专注地扭头看向斜后方,确认没有直行的车,凌澜看不到他意外的表情。
“我说,我们一起去图书馆。”
她又强调一遍,一脸平静和笃定,他没再多说话。
那句“既然知道不是一路人,她又不是我们同学,没必要走得太近。”就咽了下去,她不喜欢别人说教,他不能触这个霉头。
况且平时她朋友不多,好不容易碰上个她愿意说话的,不应该是坏事,他这样安慰自己。
于是转移了话题:“我们还有几分钟就到了,你要上楼吗?”
“不用。”
“那好叫晓晓下来了。我们直接出发?”
她应了,掏出手机准备发信息,不料看到新微信提示。
以为是李晓晓问她何时到家,兴冲冲划开,发现一个久违的头像弹到聊天框顶部。
这头像不知道是哪个山哪个湖,是她爸的。
“今年寒假回国吗?”
一个言简意赅的问题。
她瞥了眼时间,这会儿国内早上六点,他起这么早吗?凌澜握着手机,心里嘀咕。
不过别说他平日几点起床去上班,以及去哪条街哪栋楼,坐在哪间办公室,她都一概不知。
这个问题她考虑过的,答案是否定的,一个多月而已,折腾来折腾去,还得去深圳打卡。
奶奶不在了,北京也没什么她想见的人。
不如选节课,心理学辅修中,很多选修课都很有意思,例如有些和犯罪有关的,去年就想选的,可惜时间和专业课冲突,再不上下学期毕业,就没机会了。
若是陆理寒假也留在这里,两人还可以一起选课,一起周末出去玩。
她没急着回复爸爸,先喊了李晓晓下楼,然后开口问了陆理,“你寒假有什么安排?”
陆理平视着前方,不假思索,“我要回去的。之前和合伙人约好了,每个假期碰一碰。”
“这样啊。”
他有些意外,从短短三个字中读出了失落,立刻伸出右手,搭在她的左手上,“怎么了?你要留在这边?不想回去吗?”
“对的。打算选一节课。”
“是线上课,还是只能线下?”他仍不罢休,据他所知,假期的学期大部分课程都是线上。
那样的话两人可以一起回国,再四处转转。
“我还没看。”事实上她看过了,是线上课,硬要回去也可以,但需要倒时差,看视频很卡,更没必要。
“那你要不看一下呢?”课表已经出了,校园app几秒钟就可以刷到。
她讨厌同时被两个人追问,语气掩饰不住不耐烦,“都一样,线上课的话,也是留在这边比较方便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