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郡,刘琦营中。
刘备一行人风尘仆仆远道而来,被刘琦请进了中军大帐。刘琦本想请刘备坐上主位,但刘备百般推辞,还是刘琦坐了主位。
刘备感泣道:“荆州动乱,值此危难之际,长公子肯收留我等‘丧家之犬’,大恩实在无以为报。”
刘琦忙道:“皇叔言重了,我自忖势单力薄,所以想与皇叔并力抗曹。况且前番若不是孔明先生提点我离开公安,我恐怕已经死在蔡氏和刘琮的手里了。”
诸葛亮道:“荆州如今一大半都落到了曹操手里,情势危急,凭咱们的实力,是无法与曹操为敌的。为今之计,就是派人去江东说服孙权与咱们联手。唇亡齿寒的道理,孙权不会不懂,他不会袖手旁观的。”
刘琦道:“孔明先生能言善辩,没有人比先生更合适去当说客了。”
刘备道:“依我之见也就如此,孔明聪明瑞惠、善于雄辩,就由你过江去见孙权吧。”
诸葛亮于是临危受命,拜别了刘备、刘琦,回到自己的军帐打点行装,打算即日起行去江东。随后,刘琦也掀帐走了进来。诸葛亮问:“长公子有何见教?”刘琦面带惭色:“先生离开荆州前托我办的事我没能办到,实在是有愧于先生。”
诸葛亮随口问:“何事?”
刘琦道:“先生曾托我打听一位姓王名顾的故人,据我所知,她如今不在周瑜的身边,至于江对岸的柴桑营,是江东军事重镇,消息封锁得很严,外人压根无从探听。”
诸葛亮道:“也罢,难为你了。此番我去江东出使,亲自打听一下吧。”
刘琦道:“也只好如此了。”走出几步,却又回身道:“斗胆问一句,那位姓王名顾的故人,是先生的什么人?”
诸葛亮收拾包袱的手停了停,一丝不易察觉地温情漫上了他的唇角和眉稍。他转头看着年轻的刘琦:“青梅总角之宴,墙头马上之约。”刘琦会意:“愿先生与伉俪早日相见。”
诸葛亮来到江东后,在旧识鲁肃的引荐下面见了吴侯孙权,并分析了当前荆州的形势和与孙刘两家联手抗曹的必要性。
孙权深以为然,即刻派程普、黄盖等带兵奔赴荆州前线,听从大都督周瑜的号令,与刘备并力抵御曹操。
散了朝会出来,方才与会的江东文武都折服于诸葛亮的胆略与雄辩,纷纷前来与他结交。诸葛亮一一应和着他们,但心不在此,直到看见自己的长兄诸葛瑾从吴侯府中走了出来,诸葛亮才唤道:“大兄!”
诸葛瑾停下来等他:“孔明,此去经年,甚是想念,你都蓄起胡须了。”
诸葛亮呵呵一笑:“我如今已经三十而立了,实在已不是年轻那会儿了。”又问:“大兄如今在哪高就?”
诸葛瑾道:“我是右部督陆逊的随军参赞。”
听见“陆逊”二字,诸葛亮的眉心一跳:“王顾在他军中么?”
诸葛瑾道:“在是在,只不过已经随他去江夏一带了,现下应该在周瑜的手下听从调遣。”又道:“曹操来袭,情势危急,我也收到了陆逊的军令,命我带兵开赴江夏郡,与他汇合。不如你跟我一道去吧。”
诸葛亮斟酌了一下,点了点头:“如此甚好,有劳大兄了。”
江夏,柴桑营。
傍晚时分,各营宵禁后,王顾又和陆逊来到营后的湖边戏水。
经过几个月的练习,她的水性已大有进益,能在水里闭气很久,游得也快,但陆逊仍说“不够。”
王顾一气之下就不听他指挥了,他让她干什么,她偏不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