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焕之终于没有克制住情绪,提高了声音:“陛下,那不是末将的士兵,那是朝廷的士兵,是陛下的士兵啊!饿着肚子去拼命!末将有罪,请陛下治罪!”
一只木盒子出现在他面前。
陈焕之倏然闭嘴,惊疑不定的抬头。
李元璟微笑着往前递了递:“接着啊。”
陈焕之紧张的接过来:“陛下,这是……”
“这是朕私库里所有的银钱,还有一些皇后的体己。”他拿到这个盒子的时候就查看过了,怎么算都觉得不该有这么多,显然崔玉臻默默的给填补了不少。
陈焕之僵住:“陛下……”
李元璟站起来,走回御座上坐下:“你能说出那是朝廷的士兵,是朕的士兵,就证明朕没有看错你。如今户部拿不出银子,底下的人,哼,想来你也知道。这些你拿去,要打仗了,朕不能让朕的将士们饿着肚子去拼命。”
“要打仗了?陛下可否明示?”陈焕之的惊讶之色稍退,神情却愈发凝重了。
李元璟点点头:“朕也不瞒你,国师的事儿大约你也听说了。他敛财,探听消息,都是为了他背后的主子赵王。”
陈焕之一听就明白了,一时不敢说话。
“赵王叔是个有野心的,朕本不想同室操戈,只是他们万不该同西京人勾连。”李元璟神色肃然,“如今国师已死,赵王必然知道所谋之事败露,想必很快就要造反了。当然,他便是现下不反,朕也有法子逼他们反。”
“陛下的意思是……”陈焕之犹豫着问,“要末将平乱?”
李元璟点头:“朕会给你一道便宜行事的旨意,许你及时出兵,务必把战事控制在最小的范围。赵王父子还罢了,他们若敢带西京人叩关,异族之军,须得尽数绞杀,你可明白?”
“末将明白!绝不容异族兵马践踏我大周国土!”陈焕之立刻回答,掷地有声。
“朕信你。”李元璟把早就找出来的半块兵符交给他,“先去筹措粮草,莫要打无准备之仗。”
等陈焕之满腔豪情的走了,李元璟才一屁股瘫在龙椅上,叫罗全拿点心来吃:“这般作态,可累死朕了!”
罗全笑着给他倒茶:“陛下如今可真是天威浩荡,有圣主明君之风啦!”
李元璟十分惋惜:“没让皇后瞧见,着实可惜。”
“皇后娘娘便是不曾亲见,想来也能想得到。”罗全拍着胸脯保证,“奴才这就去找阿蔷姑姑,把陛下的风姿言行一个字不差的说给她,让她转述于娘娘,如何?”
“嗯,朕这里不用你了,快去吧!”李元璟摆了摆手。
他们这样努力,崔玉臻自然是知道了御书房里发生的一切。她笑着摇头,有些无奈的对阿蔷说:“再有下次,你记得给罗全几个大钱当赏钱,也让他不白说一回书。”
“可是娘娘,真的要打仗了吗?”阿蔷不懂政事,听着要起战争,便觉得十分害怕。
“赵王父子筹谋好几年了,若不趁早解决,拖延得越久,让他们积聚起更大的力量,后果会更加严重。”对李元璟的打算,崔玉臻是赞成的。
有了孩子之后,她已经尽量不去想前世的事情了,可是赵王父子的叛乱始终是心头大患,若是尽早平定了自然是好事。
却说陈焕之刚出宫,他新近调到身边的校尉王选山便牵着马迎了上来,小声问:“将军,陛下召您何事?”
“好事,回去再说。”陈焕之飞身上马,“你小子算是赶上好时候了!”
王选山骑马跟上,十分纳闷:“将军,您把我从禁军里调出来的时候不是就说过了吗,跟着您有真仗打,难不成您要带着我们去打仗了?”
陈焕之笑而不语,疾驰而去。
等回了府,得到了肯定的答复,王选山兴奋得满脸通红:“将军放心,我一定听您的军令,杀尽那些乱党!”
陈焕之摇头失笑:“别想得太容易,你小子是有几分机灵劲儿,也懂些兵法,不过没杀过人没见过血,还早呢!”
陈祈年在旁边听着,却担忧道:“二叔,你们西北军常年粮饷不足,可有战力?”
“陛下把他的私库银子给了我,我胡乱数了数,总有二三十万两,自是能支应得过来。”陈焕之感慨,“如此行事,虽不合规矩,却能看得出,陛下是个热血之人啊。”
“陛下是个好人!年纪轻轻的,怪不容易。”王选山虽然后来再没见过皇帝,可是一提到皇帝就有很多话说。
“哦?我倒是忘了,你小子还跟陛下练过兵呢!”陈焕之笑了笑,“别多议论了,总之,有这样的君王,咱们在外头拼命不用担心背后被捅一刀,是好事。”
“不过二叔,您手上有了银子,采买粮草一事,我给您举荐一人吧。”陈祈年沉吟半晌,说出了崔玉信的名字,“这位侯爷风评不错,又是皇后兄长,您看如今陛下后宫无二色,就该知道,陛下是信任崔氏的。且崔侯爷的新婚夫人是漕帮的话事人石氏,专做粮草的生意。”
陈焕之权衡良久,点头:“你如今也历练出来了,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