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椒房骄(双重生) > 第3章 重立嗣子(上)

第3章 重立嗣子(上)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一行人各怀心思,谁也不想让别人先来露脸,最后在大门口处扯着皮一起进来,却不想府里坐着摄政王这尊大佛。

众人惊骇之余,终于想起来,刘氏出身伯府,有个做了摄政王妃的妹子,并不是能让他们随意拿捏的普通妇人。

崔玉臻瞧着那一群叔伯给摄政王下跪施礼的样子,没错过他们的表情变化,心中冷笑。

外祖父去世得早,大舅又迷上了修道,一年倒有半年都住在京郊的道观里,母亲因为膝下无子,父亲身子又不好,对族人的态度并不强硬,倒把他们的心都养大了,只怕十个人里有八个都打着自家爵位的主意还不把母亲放在眼里呢。如今这般,就算是狐假虎威,那也给他们提个醒,母亲也不是好欺负的。

“诸位不必多礼,本王今日是亲戚,不会掺和府上的家务事,你等议事便好。”摄政王端起了茶盏,真的低头喝起茶来。

在场之人却不敢造次,说话也客气起来。

“六叔,今日这事,您老人家主持吧。”刘氏用手帕抹了抹眼睛,向一侧坐着的族长屈膝行了个福礼,“夫君去了,我们也该有个子嗣才是。”

不仅是六叔公,在场的所有人都有些意外,没想到这位素来并不算精明强势的妇人毫不避讳的直入主题。这样一来,原本是众人施压让她接下一个人选,现在变成了她给自己挑选嗣子,似乎没什么区别,她却化被动为主动了。

是背后有人撑腰,还是这些年她都不曾露出真面目?

众人心中惊疑不定,崔玉臻却稍稍放下心来。自己说的话,母亲都听进去了,这就好。

六叔公是族长,也是见过些风浪的,很快就调整好了神情,语气温和的问道:“子嗣传承是大事,族里‘玉’字辈的后生也有不少,侄媳妇,你可有什么要求啊?”

崔玉臻心中微哼。她清楚的记得,前世的这个时候,他们可没这么问过,而是一来就把几个后生叫了上来,让母亲挑选,母亲从中挑了一个最有出息的,就是崔玉庆。后来她也想明白了,哪里是让母亲挑呢,不过是故意拿几个歪瓜裂枣当陪衬罢了,人选只怕是早就定好了。今日这般,大约是看在摄政王的份上。

刘氏又用丝帕擦了擦眼角,便按照崔玉臻嘱咐的,对六叔公道:“您老人家既然问,我就说了。既是过继,日后就是我跟夫君的子嗣了,故此我想着,家中独子的就不要了,总不好断了叔伯家的子嗣。”

六叔公点点头:“是这个理。”

“庶子不要。”刘氏继续道,“只有一个嫡子的也不要。总不能我抢了人家的嫡子,让兄弟们家里以庶充嫡。”

六叔公眉间的皱纹更深了。

他没有马上说话,下首坐着的人们就不大平静了。

“再就是,夫君去了,我也不年轻了,要个子嗣不光是为了给夫君料理身后事,也是要支应门庭的,年纪太小的我也没有精力抚养,就,十五以上吧?您看如何?”刘氏慢条斯理的把女儿之前说的话说了一遍。

六叔公抚着胡子道:“你所虑的也有理,只是这样一来,人选就极少了。”

他是族长,年轻时也做过五品官,两个儿子都是官身,孙儿们也都进学,并没想着要得这个巧宗,自家倒是无所谓。不过想到这几日听说的事情和旁人的请托,他默默叹气,有些人只怕是难以如愿了。

崔玉臻勾起了唇角。“唯一嫡子”这一条就是她为崔玉庆而设的,他的父亲有五个儿子,却只有他一个是嫡出,当初选他,除了他本身颇有几分才名之外,母亲也很看重他们那一房子嗣繁盛这一点。现在么,他连走到母亲面前被挑选的资格都没有,这侯爵,再不会与他有半分干系,看他如何弄权祸国?

“这……”率先发话的是崔玉臻的三叔,“大嫂,孩子小些不是和您情分更深吗?支应门庭也未必靠孩子,兄弟们都会帮衬的!”

刘氏摇头:“这却不是三天两日的事情,如何能一直搅扰叔伯妯娌们?我们自家的事还须得自家人来做才是。”

“姐姐还是这样一个不肯麻烦旁人的性子。”小刘氏忽然“低声”说。

今天前来商议此事的都是各房的老爷们,在场的女子只有刘氏母女和小刘氏。前者是事主,后者则是占着娘家人的位置,又地位高,倒也无人非议。

摄政王方才说了不掺和,崔家众人自然是要搏上一搏的,没想到刘氏开出了一堆的条件,摄政王妃又开了口,一时就有些犹豫。崔三叔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可是没人出来帮腔。

刘氏把要说的话说完了,便不再开口,等着族里把筛选出来的名单拿出来。

“他们会按您说的选的。这几条要求合情合理,他们没有理由拒绝。”她想着方才女儿笃定的话语,心中半是骄傲半是心酸,她的女儿是真的长大了。

六叔公也是个妙人,思量片刻后,让人取来笔墨,从怀里掏出张纸来,开始划掉名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