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走花在,冬至满绿,这大概就是属于南方的浪漫吧。但浪漫归浪漫,湿冷的冬天又遇上连绵阴雨,简直让人坐不住。
叶满在摊位前,手捧着续命暖手宝,不停地跺着脚板。
陶溪境文创街区,是景德镇著名的旅游景点。建筑风格有浓厚的现代艺术气息,一座几十米高的大烟筒,象征着城市文化。街区内部大部分是店铺、展馆,此外还有书屋、综合空间等,最具特色的当然是主街区的摆摊。
因为摆摊人大部分是朝气蓬勃的年轻学生。
陶溪境店铺租金贵,政府扶持“景漂”创业者和大学生,设立摊位带动街区的游客流量,互惠互利。
如此,这些布置的各色各样、琳琅满目陶瓷产品的小摊,成了这里独有的风景。
摊位很小,只有两平方,不过对于陶瓷创作的手艺人来说,算是个不错的窗口。
但在室外,冬天摆摊真的受罪!还有令人诟病的管理制度……
淅淅沥沥的雨不见停。
正是淡季,客流量少,又逢天气不给力,临近9点大家开始陆续收摊。
这是街区规定的离场时间。
邻居的小妹妹叫刘书婷,毛茸茸一身,冷的呵气暖手:“到点了,回吧”,说罢开始装箱。
她手快利索,很快收拾完:“明天见咯,你还要把茶具送到酒店吧”
“是,一会儿顺便送过去”
“记得把卫生收拾干净,免的管理员又小题大做”
“好,知道了,路上慢点”
简单道别,又坐到9点整,但叶满没急着收拾东西。
傍晚时,有个男士看中了叶满的一套创意茶具,付款后因为不太好拿,便要求9点半后送到附近的酒店。
虽然付了钱,但叶满还没收起来,这种融合自然设计的就剩这一套了,他想着放在这里,看看有没有接受预定的客人。
自己的茶具定价不低,带了些个人风格在里面。一会送出去的这套是山水主题,特色在于茶盘做成山峦状,与盖碗茶杯融为一体的设计。
高低起伏的山体,是陶泥材质,山体上一团一团红黄相间的小圆球,像是山上覆盖的植被,山头和团簇精心设计,刚好构成一个小平台,小平台上掏了孔洞,用来放置盖碗茶杯的同时,还具有干泡台的功能。
整套茶具最焦点的器具,还属描了金的盖碗。因为大部分材料是土色的陶泥,运用太多会显质朴,少些华贵。所以主器具盖碗上着墨最多的描金装饰,能大大增加整套茶具的灵动性。
杯碗错落山间,一切显得那么合理又美观。即是器具,也是艺术品。
因手工制作的陶瓷很多不能复刻,叶满趁着夜中雨景的氛围,抓紧拍下几张样图留存,毕竟马上就要拿给买家了。
正传着样板图,信息栏弹出一条芜城的公考招聘信息。
是妈妈发来的。
接着又弹出几条语音。
点在屏幕上的手迟疑许久才按下:
— 你姨发给我的,人家说你一个名牌大学的研究生出来摆地摊,浪费这么多年上的学。
— 坐办公室风吹不着雨淋不着,难道不好吗?
— 你弄那个陶瓷,烧窑靠天,跟我们种地有什么区别!
— 别怪妈妈说话难听,我们是农民,知道靠天吃饭有多辛苦,我们只想让你有个体面的工作……
— 家里的苹果给你寄了些去,冬天凉蒸着吃,对脾胃也好……
听着妈妈越说越哽咽,叶满心里不是滋味。
“知道了妈,别担心了,苹果到了就去拿,等过年我就回去了……工作的事,再说吧……”
——
样品图传好,时间到了9点15分。
着手准备收摊。
先打包客人的茶具。瓷器易碎,每个杯子的部件都要单独用保护纸包起来。叶满找了个纸壳箱,底下铺一层珍珠棉后,再把包好的器具一一放进去。
叶满原本带着手套,怕不方便意外磕碰,便摘掉手套装箱。
随着手背露出,手指上狰狞的冻疮也暴露在外。红红紫紫的淤血加上破裂的伤口,有些触目惊心。
最大的茶盘有些重量,为拿稳,手上用了些力气,不料小拇指的裂口撑开,渗出了血。
叶满习以为常,不在意的拿纸巾随意蹭掉。
打包完,接着收拾摊位。杯杯碗碗放进行李箱,其余的桌布、灯、插线板、桌子凳子和行李箱一齐放进小推车,弄好一切后,把没有多少的垃圾装进塑料袋里,便撑起伞往远处的地下停车场走去。
叶满裹着厚厚的羽绒服,一手撑伞一手拉车,车轮压过一潭积水,溅起小小的水花。
他的摊位离的远,过去有些时间。
像以往一样,经过由红砖砌成的房屋,这里的建筑有尖尖的屋顶,被黄色灯带勾勒出轮廓,路旁的店铺开着刺亮的白灯,街上有零星的人影游荡。
到了停车场,走近一辆二手面包车前。这是叶满前不久刚买的,虽然很破,但能用来拉货以及遮风挡雨,他很满足了。
将东西装好后,再把客人的茶具送去酒店。
酒店名叫紫晶菩提,房号408。紫晶菩提酒店在这一片摆摊自然听说过,但具体位置他不清楚。
为了不走错,叶满导航搜索。导航显示在这条主街内部往西边的方向。
开车出去反而麻烦,叶满决定直接抱着箱子步行。
约莫走了10来分钟,到达紫晶菩提酒店。看门头,应该不便宜。
收了伞,顺着旋转门进去大厅。扑面的暖意瞬间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