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袁许] 尘中雪 > 第50章 第 50 章

第50章 第 50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只是袁朗未料到,他原计划借【国。共】之手打击围攻皖系的各路军阀,却没料到,冯玉祥此人审时度势,十分精明,竟再次倒戈,学袁朗一般,与【国。共】合作。

冯玉祥9月率国民军在绥远五原誓师,宣布响应【北。伐。战。争】。同时还加入了【国。民。党】,他手下的国民军也改编成了【国。民。革。命。联。军】,后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与北伐军形成了紧密合作。

棋差一着,袁朗无法遏制冯玉祥,但人间本无圆满,必不能事事如意,且好在段祺瑞对冯玉祥而言已失去利用价值,冯玉祥目前全副心神只在扳倒张作霖,袁朗倒不必分神对付他们,二人自会斗个你死我活。

只许三多有些担忧他曾求学过的江宁内学院和武昌佛学院,如今【革。命。军】北伐,正是南北对峙之际,各方势力都想趁乱分一杯羹,风雨飘摇的城市中,普通人的生活必然受到冲击。

果不其然,1927年,【北。伐。战。争】的硝烟笼罩江宁。为了共同对付冯玉祥的国民军,盘踞直隶的李景林和盘踞山东的张宗昌将所部联合,称“直鲁联军”,共同进驻江宁,强占了金陵刻经处的房屋,江宁内学院被迫停止授课。

3月24日,北伐军江右军陆续开进江宁攻城,与直鲁联军进行激烈战斗,导致大量人员伤亡。面对北伐军的强大攻势,直鲁联军决定放弃江宁,命令部队从下关抢渡长江撤往浦口。

然而,在撤退过程中,直鲁联军溃兵在江宁城内进行大肆抢劫,甚至冒充北伐军,乘乱生事,连外国侨民及领事馆也被波及。由此,欧阳竟无开办不到两年的法相大学特科,不得不宣告结束,主任教授王恩洋先生也离开了。

兵荒马乱,经费匮乏,江宁内学院学问部、研究部也相继取消,持续不到五年的江宁内学院终于结束了它的辉煌时代,其编校之业虽照常进行,学院之设却名存实亡。

收到这份消息时,许三多几乎怔怔回不过神来。从江宁内学院的筹建,到1922年开学,他为这里付出了全部精力与心血,在内学院学习的这两年更是收获颇丰,他对江宁内学院有着深厚的感情,以为内学院会继续发展,成为南方的佛学圣地,未料到,也同样折戟在了动荡的洪流中。

袁朗从身后靠过来,将许三多拢在怀中,轻轻从他手中取下那份电报置于桌上。

“我不想你伤心,但和你有关的,我想你更愿意有权知道真相。”袁朗如是说。

许三多深吸了口气,转过身来,眼尾还有点红:“谢谢你把这些消息及时带给我,袁朗。”——他确实是最懂他的人,比起被保护在琉璃罩中,用无知换取快乐,许三多更愿意接触真实的世界。

“听说……欧阳院长的胞姐最近也去世了。”袁朗温柔地摸了摸许三多的发荏,“如果实在担心,我可以让亲兵护送你去江宁看望他。直鲁联军已经撤出,江宁最近局势逐渐稳定了一些。”

许三多想了想,摇摇头:“北伐开战前后,太虚大师讲经布教之余,不忘国事,致书力谏各路军阀,通电呼吁和平。而全亚佛化教育社去年春天才成立,还有许多脉络需要梳理,且正全力配合太虚大师等各位大德,通过《心灯》旬刊引导和平舆论。”

“欧阳院长是大智慧之人。”许三多想起在内学院时,欧阳院长给他们上课时的教诲,“在佛教界各方为和平奔走的重要时刻,比起去看院长一眼、用还不如院长的智慧口头宽慰他,欧阳院长肯定更愿意看到我们内学院出来的弟子,把时间和精力用在构建人间佛教、致力于和平与众生安乐上。”

“通透。”袁朗微笑着赞了一声,“由熊会长牵线,之前我与欧阳院长也多有往来。促成【共。产。党】接受我的合作,欧阳院长和三多你,都功不可没。是以听说内学院出事后,我本来还担心院长落魄,是否需要我的资助,现在看来,反倒是我小瞧人家了。”

“促成合作?我么?”许三多疑惑。

袁朗笑了:“你可知,在内学院向欧阳院长道别时,看到的那位陈仲居士是谁么?”

许三多摇头。

袁朗刮了下他鼻子:“正是【共。产。党】内主要负责人,陈。独。秀。”

许三多讶然。

“欧阳院长后来将那日情景都写信告诉我了,得亏院长和三多在陈先生面前为我作保。”袁朗俯身在许三多耳边低笑,“欧阳院长告诉我,三多说我为人正派,有勇有谋,虽为军人,却心怀天下,值得尊敬……没想到,我在三多眼里这么好。”

听着袁朗复述自己当时的话,眼中笑意还带着逗弄,许三多难得鼓起勇气反将他一军:“我只是实话实说,你本来就是一个很好的人——我许三多看中的男人,岂会有差?”

许三多学着袁朗平日惯用的口气说完这句话,反倒把自己闹个大红脸。

袁朗忍不住一把将他搂进怀中,埋首在他肩头大笑:“我的三多可真是个宝贝!”

被袁朗这么一闹,之前得知内学院败落消息而起的种种伤感也就散了。

“总之,我相信欧阳院长,他那样有大智慧的人,既然能一手创立江宁内学院,现在即便遇到挫折,他弘法利生的事业也不会中断。”许三多看了一眼桌上电报,心情已比最初平静很多,“六道轮回,三恶道太苦,天道耽于享乐,而阿修罗道嗔心太重,唯我们人道苦乐参半,最利修行。”

“不经磨砺,难证圆满。”

这八个字,由少年般的清越之声说出,令人心湖都变得澄澈。袁朗垂眸看着许三多,时常由他起头,想安慰许三多,到最后总变成许三多更让他心绪宁和。

“你说得对,有苦有乐,这才是人间百味。”袁朗亲昵地捏了捏他的后颈。

许三多顺着袁朗的动作,仰起细白的脖子。

袁朗低头,唇贴上许三多颈侧,将他瘦小的身形完全笼罩。

“——只是,我的人间百味,唯有你是至甘美味。”

许三多闭上眼,颤抖着任由恋人品尝他的滋味。

世间苦乐参半,袁朗坦然接受,但唯有怀中之人,是只能融在他口中的甘甜。

人生有得到,有失去。唯有你,我不可放手。

袁朗与许三多对谈后,虽有向欧阳竟无表达慰问,但未过多干预。

然而,正如许三多所料,世间的磨砺没有打倒欧阳竟无,反而将其化作治学的动力,完成了三百余卷的《藏要》编刊,这是我国近代对佛教经典的首次高水平系统整理。《藏要》的出版,为后世研究者提供了珍贵的文献资料,赵朴初誉之为“小藏经”。

在后续经历的生死剧变中,欧阳先生又撰成《大般若经-叙》,为《大般若经》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大般若经》作为般若系经典的总纲,奠定了大乘佛教思想的理论基础。欧阳竟无的作叙,对经文的传承、内容及义理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提炼,使后世学者能更深入地理解和研究该经典。

人生百味,苦乐参半。欧阳竟无曾感慨:悲而后有学,愤而后有学,救亡图存而后有学。

自古英雄多寂寞,道义相托,薪火相传,是为中华民族之道也。

TBC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