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争朝 > 第66章 赈灾

第66章 赈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余白。麻烦你给我寄封信。”卫昕将信递给余白。

“好的。”余白领命离去。

卫昕和邵海简单吃完早餐,陪同安庆,开始在刺史府安排差事。

杏州刺史府。

安庆看向刺史府的吏员名单。

大周的刺史府是管理个州事务。刺史是每个州的最高长官,负责一州的事物,还有该州的军事指挥权。刺史之下,是长史。长史是州的二把手,负责行政工作,包括文书,政策,行政军事。司马负责协助刺史处理军事事务。参军低于司马,不过是向刺史提供军事建议。

“诸位。”安庆正襟危坐,“本官初到杏州,为了更好地体察民情,与下属易名改姓,结果刺史林达竟然唆使下属,作官兵扮盗打劫。实属胆大包天,罪不容恕。本官暂时将他缉拿,听候发落。”

刺史府其他吏员没有出声。

“本官是朝廷派来的钦差大人,各位不必拘谨。”安庆语气柔和,“但是,若是有人阿谀奉承,阳奉阴违,将灾民置于不管不顾。本官有先斩后奏之权。”

安庆敲着一下惊堂木,震耳欲聋。

“站在本官的左边是锦衣卫经历司,经历张依。”安庆正襟危坐,“右边是经历司令史,邵海。”

卫昕和邵海向刺史府吏员说:“多多指教。”

“现在,本官宣布赈灾的安排。”安庆开始说道。

“苏霖,你是杏州的长史。从今日起,你要安排刺史府的官兵。”安庆语气严肃,“只要灾民不杀人,不抢劫,不放火。只需要维持正常的治安就行。”

“是,监军。下官即刻安排。”苏霖说道。

“任酒,你负责布置施粥的工作。”安庆语气犀利,“从粮食到达你的手上,到煮粥的过程。每日,你要保证每个灾民能够吃到三碗粥。”

“三碗?”任酒奇怪问道,“三碗,要如何安排呢?”

“北朔天气异常。”安庆正襟危坐,“从今日开始,刺史府,包括本钦差,节约粮食。一定要保证灾民吃到热腾腾的粥。”

“是。”任酒擦着脸上的汉。

任酒是杏州刺史府的司马。

“邵海会陪同你完成此项工作。”安庆笑脸盈盈。

邵海和任酒离开了。

“张依。你跟在我身边,负责查看灾民的安置情况。”安庆眼神流转,“还要看看各地的衣物棉被。”

“是。”卫昕行礼如仪。

北朔杏州有三个县:永平,善和,安邑。

卫昕跟着安庆来到永平县,直奔永平县。

永平县县令江棉看着灾民陆陆续续地奔涌到粥场,看着剩余不多的粮食,唉声叹气起来。

“江棉,这是监军安庆。”卫昕走到他面前,“你将本县的情况,如实向监军禀报。”

安庆看着江棉穿着单薄的棉衣,棉衣的柳絮都有些飘散。

他将披风解下,搭在江棉的身上。

“使不得,监军,使不得。”江棉说道。

“行了。这是监军的心意。”卫昕劝慰道,“收下吧。”

“监军,我们县紧衣缩食。现在粮食不够,帐篷不够。”江棉流着眼泪,“我已经将家里的好衣服,分发给部分灾民。但是,还是不够啊。”

“你统计了数目没有?”安庆耐心问道。

按照大周的粮食标准准则,一斛等于60kg,1斛=1石,1石=10斗=120斤。[1]

现在卫昕等人在北朔赈灾,他们算过大概是需要10万斤粮食。

“我们大概是需要400斛到500斛的粮食。”江棉正色说道,“但是,监军您看,我们现在筹集200斛都较为困难。”

“是的。”卫昕劝慰说道,“中央现在正在想尽办法,筹集粮食。你们放宽心。”

“除了粮食,帐篷缺多少呢?”安庆关怀问道。

“3000顶到4000顶左右。”江棉说道。

“嗯。我现在筹集2000顶帐篷。”卫昕点着头,“先分给你1000顶,等过几日,我们优先把妇女,儿童,老人都放在帐篷。然后点上炭火,让她们取暖。”

“云舒说得对。”安庆满意地点点头。

“此外,你们要控制治安。”安庆语气凝重,“那些灾民要他们不要哄抢,粮食现在正在运来。”

“是。”江棉说道。

安庆将卫昕拉到一边。

“你什么时候有2000顶帐篷?”安庆问道。

“捐款的时候,我威逼利诱,叫他们多捐些。”卫昕咬牙切齿,“这些帐篷本来就是窦栾申请给他的士兵,军用帐篷,挡风耐用。”

“嗯。那么粮食呢?”安庆紧张地问,“现在看起来,这些粮食实在是不够。”

“只能让大司马和皇帝想办法了。”卫昕眯着眼睛,“粮食如果从南疆运来,抬高价格不说,要是运些发霉的,到时我们可就倒霉了。”

“东闵的粮食被人买了。”安庆镇定片刻,“只能依托西凌和金城了。”

邵海正在观察施粥情况。

他皱着眉头问:“这清汤剐水,灾民们怎么能吃得饱?”

“没办法。”任酒摇着头,“我们想方设法。”

“你们捐粮食了吗?”邵海直截了当,“不会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邵公子,您是锦衣玉食之人。”任酒不以为然,“现在这是什么情况?大家都喝着清汤。”

“是吗?”邵海眼神冰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