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
暗卫们互相看看,终于忍不住开口。
萧遥抬起手,让暗卫扶着自己起身。
“走吧。”
“是,殿下。”
十日后,二皇女的封王大典,整个京都人尽皆知。
这位二皇女据说是从小身体不好,一直养在京外,不知在哪儿学了一身的武艺,四年前归京,恰逢边关来犯,毅然领兵出征。
此事当时在朝堂上遭到了不少官员的反对,是女帝力排众议任二皇女为将军,命她统领边关十万大军。
人人都等着看这位少年将军的笑话,偏偏她争气,仅用了三个月就顺利扭转局势,而后一路追着敌军打,四年时间,将外族驱离边境八百里。
消息传回京都后,这位二皇女就成了大萧百姓心中的战神。
凯旋回京那日,整个礼部倾巢出动,齐刷刷的跑去城门口接人,可那二皇女的性格实在乖僻,这么多人接她,她却连马车都没下,一路直接进宫去了。隔日朝堂上就有礼部递上了折子参她不通礼法。奈何无论是女帝还是当今太女都十分宠溺这位二殿下,责怪是不可能责怪,还顺便议定了二皇女的王位,要举办大典,封她为大萧的永安王。
永安两字,女帝亲定。
想也知道是多大的荣宠。
大典结束,萧遥决定先回东宫。
太女如今还住在宫中,倒是她……早在边关的时候就被母皇赏了王府,就等着大典结束,把那块雕着“永安王府”的匾挂上去,就要离开宫中出去住了。
萧遥回到东宫时,太女萧珩正在书房里看书。
萧遥进她书房一向都不必通传,这是萧珩亲自定下的规矩。萧珩一看到她进来,立刻放下手中的书起身。
“伤怎么样了,要不要传太医再看看?”
一边疾步走到萧遥身边去扶她,一边说着:“都跟你说回来的时候让侍从们送一程,又自己跑回来,也不怕再裂了伤口。”
萧遥自觉理亏,乖乖低着头听训。
前些日子被两个暗卫带回宫的时候她昏了过去,暗卫们后来说,萧珩一见她昏迷,吓的脸色都变了,赶紧传太医过来替她诊治,又亲自守了一晚上,直到萧遥醒过来才肯去休息。
但她命人假扮自己骗过礼部,自己却换了路线独自入京的事,萧珩却只字不提。
母皇也只是来看她时责怪了几句便罢。
说到底是她们纵容着自己任性,萧遥对此心知肚明,又怎么会在意萧珩的几句训斥。
萧珩训了她一会儿,总算找回几分平日里的温润样子,叹气:“大典结束,遥儿以后便是永安王了。出宫建府,还这般不知照顾自己怎么行?”
萧遥小声反驳:“皇姐,我都领了四年的兵了,不是小孩儿。”
萧珩瞪她一眼:“不是小孩儿还能给自己折腾成那副样子?太医说你伤的不轻,需要好生静养。你可倒好,瞒着所有人独自进京,也不知是什么事能急成这样。”
萧遥当然不能说是去了那个小院。
要是让萧珩知道了,怕是会迁怒于薛衍舟。
萧遥唾弃着事到如今还在替薛衍舟着想的自己,却又无法避免的时时想起。
于是十分僵硬的转移话题:“对了皇姐,我之前托皇姐查的事可有眉目了?”
“你是说粮饷之事?”
提起这事,萧珩收起笑容,眉间多了几分愁绪:“朝中有人克扣边关粮饷之事我已上报母皇,但这事牵连太广……就算是母皇想查也得从长计议。实在是急不来。”
意料之中。
萧遥点点头,疑惑:“可又是谁一直在暗中助我……”
“此事倒是有了些进展。”
萧珩似是斟酌了一下说法,道:“依你所言,自你至边关半载起,便不时有镖局护送粮草至军中相赠。我原以为能有此举之人必在朝堂之上,便自京都着手来查这镖局。不曾想……镖局倒是查到了,可却跟朝堂没有半分关系。”
萧遥眼睛亮了几分:“那是谁?”
“不知。”萧珩揉了揉眉心:“我暗中遣人去问,只知道这镖局每年春秋两季都由总镖头亲自带队前往边关,时间和地点都对得上,只是再去细问……对方便不肯答了。看来若想知道真相,怕是得表明身份才行。”
“别……”萧遥赶紧出言制止:“皇姐,既然对方不在朝堂,想来此举与其他争斗无关。那货主有心助我……怎么都不该强逼着人家现身才是。”
“就知道你会这么说。”萧珩笑着摇头:“倒也不是完全没有头绪。我派去那人与镖局的几个镖头软磨硬泡了几日,倒也趁着对方醉酒得到了些关于货主的消息。”
“那货主,似乎是个姓薛的公子。”
萧珩停顿了一下,继续说着:“可京都薛姓的人家并不多,最鼎盛那家……这一任话事人是个女子,也并未有任何兄弟姐妹。而其他薛姓人家又没有如此财力……这倒是奇了……遥儿,遥儿?”
萧遥早在听到薛字之后就开始恍神,直到萧珩唤她才艰难回神。
萧珩皱眉:“怎么了?可是伤又疼了?”
“没……皇姐你是说,不远万里为我送粮草的人……姓薛?”
“正是如此。”
萧遥表情怪异,似是苦涩,又有不解,萧珩看着正担心,却见她收敛了所有情绪。
“皇姐,谢谢。”
“……跟我客气什么。”萧珩略一思索:“你认识这位薛公子?”
萧遥僵硬的点点头,又摇头:“我不知道,但……”
她说不下去,又开始恍神。
萧珩忍不住叹气。
她和女帝都知道,萧遥当年回宫之时经历了不知什么事,那事几乎要了她的性命。
可萧遥咬死了不说,她们也毫无办法。
不是没查过,但不管怎么查都查不到任何蛛丝马迹。只能由着萧遥的想法,放她前往边关,一待就是四年。
这一次回京,萧遥虽说是受了不轻的伤,但好在看着不再那样死气沉沉了。萧珩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又在萧遥脸上看到了与四年前一模一样的表情。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