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下去别说是还债了,他们连温饱问题都没办法解决。
当务之急得赶紧了解透这个世界的经营情况。
“阿娘,哥哥,你们和我说一说咱家扎纸店的状况吧。”
她刚刚试图从原身的记忆里搜索出来一些有跟店铺经营情况相关的内容,结果发现原主对于市场的了解和掌控至少还停留在五年前,母亲和哥哥都不善经营,为了还债,只会笨拙地变卖家产,完全不会寻找市场风向。
这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小姐对自己家的生意确实是一点儿也不上心。
许书启和许母对视一眼,问道:“可以是可以,不过,你听这些做什么呢?”
“我想把铺子重新开起来。”
听她这么说,许书启一时之前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踌躇着说道:“虽说你会做纸扎,但是也许是行情不太好的缘故,就连阿爹在世时,扎纸店也早就经营不下去了。”
“但我想试试。”
许子衿放下手中的筷子,双唇微闭,目光中透露出一股不可动摇的坚定。
自己家的店铺倒闭了,她虽然分析不出来这其中的具体原因,但她知道经营方法上肯定是有问题的,据她在小杂间里面看到的那些纸扎工艺品来说,起码一点就是没有创新,做出来的东西永远都是那几样,毫无新意可言。
“店铺不开了,小杂间里的东西放着也是浪费,不如就让我试试吧!无非就是多付出些精力,也没有什么损失。”
许子衿又是认真解释又是撒娇,最后终于说服了母子俩。
许书启把碗里的白粥喝完,松了口:“那……明天我带你去看看吧,正好你许久不出门了,街道这几年变化很大呢。”
第二日,天边刚翻出鱼肚白的颜色,许子衿就起来了,她坚信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句话从古至今都受用。
许书启也起来了,他塞了一块糊饼在许子衿手里:“吃点东西再出门吧,一下子走那么远,怕你身子受不住。”
许子衿看着自己手中唯一的那一块糊饼,眨眨眼问道:“那你呢?”
许书启抬手拢了拢妹妹的衣襟,又替她戴好帽子:“就这点路,对哥哥来说不算什么。”
许子衿微愣了愣,舌根处泛起一股苦涩感,眼睛也有些酸痛,这种被亲人切实呵护的感觉让她想起了另一个世界的爷爷。
刚打开门,一阵寒风袭来,沿着脖颈灌进许子衿的衣服里。她不由得打了个寒颤,默默啃着手中的糊饼,二人冒着风雪朝自家扎纸店的方向走去。
许书启一边带路一边向她解说着:“这家店是卖糨糊的,以前阿爹经常在这里买。”
“这也是个扎纸店,开了很久了,年纪估计比咱爹还大。他家的价格是镇上几家扎纸店里最便宜的,不过听说他家有一片竹林,倒是省了一大笔材料钱。”
“还有那家……”
许书启一路说着,许子衿不时点点头,仔仔细细地把他说的这些内容都记在心里。
“快到了,就在这附近……”
许书启指了指店铺的大致方位,但走了许久也没看到自家店铺的招牌。
整条街道都是银装素裹,街道两旁的房屋都被厚厚的积雪覆盖,屋檐下挂着晶莹剔透的冰凌,反射着微光。
街道上行人稀少,只有偶尔几个身着厚重棉袍的人匆匆而过。但卖早点包子的铺主已经早早地开了门,他把蒸笼的盖子揭开,白腾腾的蒸汽便如同云雾缭绕,带着诱人的香气钻入许子衿的鼻子里。
许子衿默默地吞了吞口水,别说现在囊中羞涩,身无分文,就算有钱也不好花在这里。眼下的钱得掰成一小份一小份,留着吃更多顿。
许书启突然喊道:“找到了,那个就是!”
朝着许书启所指的方向看过去,她在两个装潢讲究的店铺中间看到一个没有招牌的店面。
街边的店铺琳琅满目,自家的店铺挤在中间显得格格不入。
等她走近了才看到,许家店铺的招牌正灰扑扑地躺在一个角落里,字迹早已模糊不清,勉强能看出刻着“许家扎纸店”几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