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雪茵待了这么多日子,早已见过这个时代的刺绣多么精美华丽,工艺精湛,但看见西苑太妃们绣的百福图屏风,还是被狠狠惊艳到。
因蜀锦华丽,色泽鲜艳,且这批料子都是用作筵席,多为大红亮红,太妃们便选用金钱银钱为主,除了百个福字,还绣以松鹤云纹,如意玄纹等当做点缀。
兰雪茵忍不住起身,走过去欣赏,这才发现,两面竟都是字,并无正反之分,可谓巧夺天工。
如此技艺,自然令她赞叹连连。
舒妃也极为满意,对祝乐姑姑笑道:“让太妃们费心了,如此短的时间,绣得这么一副大件,怕是用了不少心血,烦请姑姑回去,代雪琪谢谢诸位长辈,以后若有什么事,尽可来瑶雪宫找我。”
她连尊称都没用,是切切实实将自己当成了小辈。
祝乐姑姑也分得清真心假意,当下便笑着应了。
西苑那种地方,有舒妃的照应,太妃们会好过许多,无需假意推辞,想必对方心里也有数。
当初舒妃求到太妃们头上,诸位主子几乎倾巢而动,日以夜继,结得这份善缘,颇为不易,祝乐心头一酸,赶上去为两位小主子讲解,心情才渐渐平静。
兰雪茵举着小手不甘示弱道:“还有我还有我,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我也可以!”
舒妃和祝乐看着她明亮的小脸,都忍不住笑开。
贡缎的事成功解决,舒妃再次展颜,十五的家宴也到了。
每年,因太皇太后生辰离中秋颇近,皇帝又是个最孝顺祖母的,所以中秋的大宴直接安排在太皇太后寿诞时,正日子只皇室一家摆几桌吃吃喝喝,当做庆祝。
兰雪茵终于见到传闻中的太皇太后。
她老人家今年已近古稀,满头银发,因着养尊处优,脸色红润,面目慈和,身形微微发福,穿着朱红广绫永寿纹样大衫,头顶九龙九凤冠,越发显得雍容华贵。
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个慈祥的老人,顶着既非亲子也非亲孙的头衔,历经三朝。
兰雪茵没有单独的座次,隐在舒妃身后,反而能自在打量殿中众人。
皇帝搀着太皇太后走进来时,她只顾好奇打量太皇太后,等众人请安起身,视线才落到皇帝身上。
他真是——一如既往地冷啊。
冷冷的脸,冷冷的眼神,仿佛那日在她宫里和颜悦色的人,根本不曾出现过。
自她穿越,皇帝只来过那么一次,除了留下顺德,好像忘了她一般。
兰雪茵巴不得如此,所以只看了几眼,很快收回视线。
坐得离皇帝最近的萧贵妃却发现些许端倪。
她已好得差不多,只是身虚,坐一会儿脸色便发白,好在脂粉厚,看不大清楚。
皇帝和太皇太后都问了问她的身体,夸了几句,关心几句,让她不要操劳,如此种种。
萧贵妃笑着应下,抬头,怔住。
皇帝的眼神明显飘去了其他地方。
她下意识顺着对方的视线看过去,看到一个明艳的小丫头。
笑容甜甜,眼眸黑亮,即使不施粉黛,依然青春靓丽。
萧贵妃不着痕迹收回视线,内心禁不住黯然。
皇帝还年轻,以后宫里的年轻面孔,只会越来越多,而她,前两年熬得太厉害,已有亏损之相……
家宴散席,兰雪茵伴着舒妃起身,准备一起回宫,皇帝却忽而停在她们面前。
两人先是一惊,接着再次行礼。
皇帝身上的檀香味顺着飘过来,兰雪茵只觉心头一沉。
这几日,马才人的事一直沉甸甸压在她心头,莫不是今日——就要有个结果?
果然,男人低沉的声音从下而上传了过来,“一会儿柳敬录会过去一趟,约束着点宫里人,无事不要出来。”
兰雪茵的心直直坠下去,听皇帝语气,竟似要……
她胸口一痛,方要开口,被舒妃大衫下的手,死死按住了手臂。
“臣妾,遵旨。”
“婢妾……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