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内侍下马,上前几步道:“奴婢见过睿王殿下,太后口谕,传睿王一家刻下入宫。”
睿王沉着脸,喊道:“本王知晓了,劳烦公公带路了。”
李内侍上马,走在前面,带着睿王车驾驶进了宫……
垂拱殿,贺桦衍得知睿王回京一事,大为震惊。
“为何朕不知晓此事?睿王回宫没有上报吗?”贺桦衍不悦道。
他这个堂叔,一向与他不对付,尤其是他登基为帝后,睿王不服,一气之下回了封地,如今却回来了,还没告知他,这是根本没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成何体统!
“是太后娘娘召睿王回京的,”康谷德道,“奴婢也是才知晓,丁嬷嬷说,太后年纪大了,思念亲戚,便唤睿王一家回京小住,为此,就没上报陛下。”
“太后召的睿王回京?!”
贺桦衍蹙眉,按理说,太后与睿王更不对付。睿王妃乃是先皇后的妹妹,先皇后与太后一向不和,太后也应该看睿王妃不顺眼,以此牵连不喜睿王才是,可如今是怎么了?太后居然召睿王回京?她糊涂了吗?
“是的陛下,是太后娘娘召的睿王回京。”康谷德用力点了点头,“奴婢得知这一消息时也颇为震惊,不懂太后为何召睿王回京,还是说,太后娘娘被人迷惑了?”
贺桦衍眯了眯眼:“既然朕的皇叔回京了,那朕理应去看望他,睿王现下在何处?”
康谷德道:“已经入宫了,想必此刻刚踏进慈安殿。”
贺桦衍勾起嘴角:“好,一盏茶过后,摆驾慈安殿。”
“是,陛下。”康谷德应着,站到了一侧……
慈安殿。
睿王一家三口迈步进入正殿,三人看向正襟危坐的太后,一同行礼:
“臣弟/臣妾/臣女见过太后娘娘,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太后微微一笑道:“快起来吧,一路舟车劳顿,辛苦了。”
睿王道:“如今还能回京见到皇嫂,是臣弟的福气,臣弟多谢皇嫂还记挂着臣弟,三年前是臣弟莽撞无礼了,还望皇嫂不要介怀。”
太后道:“睿王,哀家若是介怀,怎么会召你们一家回京?不过说起来,你家那小子怎么没来?”
睿王夫妇彼此看了一眼,睿王道:“我家那小子临行前感染了风寒,还摔伤了腿,便将他留在封地了。”
他说完,看向了淳安郡主。
淳安郡主迈着小步子,上了台阶,扑进了太后的怀中。她仰起头,扑闪着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撒娇道:“皇伯母,你是不喜欢淳安吗?淳安比哥哥可爱多了!”
太后扑哧一笑,轻抚着淳安郡主的小脑袋:“你呀,真是个鬼机灵,哀家怎么会不喜欢你呢?哀家问你,若是哀家想把你留在宫中住,你可愿意?”
淳安郡主呲笑道:“愿意愿意,皇伯母,淳安愿意住在宫里。”
“好好好,哀家欣喜,便把这个镯子赐给你吧!”太后说完,欲将手腕上的金镶玉镯子摘下。
淳安摇头晃脑道:“不要不要,淳安不要镯子!淳安要好吃的好玩的!”
睿王妃见状,连忙呵斥道:“淳安,怎么给你说的?不可对太后娘娘无礼。太后娘娘,淳安还小,不懂事,您千万别同她一般见识。淳安快下来,下来到母妃身边来。”
淳安扭动着小身子:“不嘛不嘛,我就要坐在皇伯母怀中,我就要挨着皇伯母,淳安喜欢皇伯母!”
睿王妃面色尴尬,轻轻拽着睿王的衣袖。
睿王欲开口,却被太后抢了先:“哀家也喜欢淳安,睿王,睿王妃,哀家要将淳安留在宫中住一段时日,你们没有意见吧?”
睿王忙道:“淳安能陪在太后身边是她的荣幸,臣弟自然没有意见。”
太后又看向睿王妃,挑眉问:“那睿王妃呢?你可愿意?”
睿王妃深吸一口气道:“臣妾自然愿意。淳安能得太后亲自教导,是她三生修来的福气,臣妾还要谢太后娘娘呢。”
太后满意地点了点头:“这便好,来人,去将东次间收拾出来,给淳安郡主住。”
睿王妃又拽了拽睿王的衣袖,睿王道:“不知太后娘娘召臣弟回京所为何事?臣弟想,绝不是叙旧这么简单。”
太后大笑几声道:“睿王,你果真是个聪明人,哀家召你回京,的确是有大事。”
睿王眨眨眼:“还请太后明示。”
太后道:“衍儿他登基已有三年,却一直未立后未纳妃,哀家忧愁。你身为衍儿的皇叔,理当劝一劝他啊!”
睿王蹙眉:“陛下登基之前,不是已经与江家小姐成亲了吗?如今江家小姐在何处?”
“已经过世了。”王微雪忽然走进来,道,“臣女见过睿王殿下、睿王妃。”
睿王夫妇瞅着王微雪,一脸诧异。
太后道:“睿王,不记得了吗?她是哀家的侄女王微雪呀!从前也在宫中伴读,如今也到了该出嫁的年纪。”
睿王顿了顿,仔细打量着王微雪,道:“皇嫂,若是臣弟猜的没错,您属意王姑娘为皇后,但陛下不愿意,是吗?”
“真是什么都瞒不过你的眼睛。”太后轻叹一声,“不过此事急不得,你们一路辛苦了,先回睿王府歇着吧,此事我们需从长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