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非池中物-女官玄净 > 第137章 不公平+元日傩戏

第137章 不公平+元日傩戏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果然世家不是她想的那么简单。

“可是规定,既然有,不就是让人遵守的么?”

惹出问题的人洋洋得意,举报的却要害怕的发抖。

“这件事到此为止,我会保你此事平安,你也不要任性妄为,可能听懂?”

掌管两圣敕令,侍奉在皇权中的御正形象,李玄净才真真正正第一次见识到。

她知道,这是命令,若她不遵守,消失的就是她自己。

御正刚刚和卢郎中独自说了许多,想必也是达成了什么不为人知的约定,御正保住了她,她也不许给朝堂添乱。

她虽然不懂为什么贪污受贿不让她上表书,可还是乖巧的点了点头。

为什么他们会害怕,明明不是裴中丞提出来的么?裴松风当着朝臣的面说就可以,为什么自己就是任性妄为?

可她还是想问,为什么?

御正故意不看她那求知的眼神,再也不理了她,只吩咐一旁的侍女继续帮她整理发髻,自己把头转过一边,掀了门帘,有些冷淡的凝望着街上来往的人群。

路过的行人举家欢庆元日。拉着手跑闹的小童,一旁围绕着喊着注意安全的一对对良人,满头白发却非要吵着不穿批袄的老妪,御正豪华的马车穿过满是人的坊,路过已经关了的市。

经过有人的地方,都会被提前避让。

能在这个时辰,穿街饶坊,行走无忧,无视宵禁的,那都是不能惹的人。

一阵寒风吹了进来,也吹进来一段曲调。

执革扬盾、戴着面具、蒙着熊皮的方相氏,执棒鼓角、戴着假面、穿着皮衣的唱师,手执鞭子、顶赤帻穿褠衣的执事者,以及戴着假面、穿红衣的貌美侲子(1),六人一排,二十四人为一组,在街上挥舞着、敲打着,大声地唱着逐疫歌。

《儿郎伟》:“所有旧岁鬼魃,逐出境内他川。已后家兴人旺,官高日进月迁。牛羊遍满山,谷麦如似太(泰)山。兄恭弟顺,姑嫂相爱相怜,男女敬重,世代父子团圆。”

世间好多为什么,好多不公平,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答案。

如这个傩戏的唱词,寺有寺傩,宫廷有宫廷傩戏,军队有军队傩,这些表演者的唱词都不相同。

各县府,州牧都有自己的傩戏内容。

傩戏本意在驱邪祈福、赞颂平安。

流入长安城民间的这份,则是有别的意图,当然这一切都是由太常寺和太仆署早已安排好。

今日唱完,明日大家就都知道,唱词中的“所有”鬼魃,包括了侵扰沙州的异国胡人,戏曲中它们则是鬼,希望像驱逐鬼一样,将他们都驱逐出境。

元日庆贺的节目,都是朝堂间的目的。

这对这些庆贺之后,因为唱词而感到气愤的普通人来说,公平么?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上官婉儿的家族被两圣一招覆灭,她求生之举,侍封两圣 ,不也有许多人说她一己之利,甘心委身效力于自己的仇人。

求生之难谁人不是接受者一个又一个的不公平。

后宅之人为生存,围着郎君们转。

朝堂之人为权为名利。

普通人为饱腹,都为活着竭尽所能。

街边有卖炭的老翁,迎着寒风穿着单薄,确为能再元日避开巡卫能偷偷多卖掉一份炭火,能多为家人多买一份粮而高兴,他可能也想问为什么,但不是为什么他不是王公贵族,而是会问,为什么天气会变暖,他宁愿天气再冷一些,这样他的炭火就能卖出去更多。

御正手抚着窗棂,一双美目带了愁绪看着外面,没人知道她在想什么。

-----

李府的木门上,被贴了秦叔宝和尉迟敬德两位手持兵器的门神像,太宗起民间流行了起来,李府里的小辈们要贴,府中的人也由着他们了,震慑鬼怪,驱灾辟邪。

门口还放了一些新采摘的竹子,一看就是府里的人等着全家一起烧了庆祝。

门外墙边站着一名郎君,清瘦高挑,长身玉立,眉眼间带了层冷霜,瞳仁清亮的李光,如今则是有些颓废的倚着墙根。

阿娘卢芸呼唤他进府里等,他偏不要,他手里捧了一件娘子穿的冬日批袄就这样站了一个时辰,嘴巴都有些冻得发白。

李玄净消失许久,李府上下都急坏了。

李宗因为是万年县炙手可热的县丞,由他去求王家的王璟帮忙去宫中打探消息,大伯阿耶也各自去找了坊中认识的人,意在把消失的李玄净找出来。

卢芸身体弱,拜托了李玄净的大娘和柔娘跑腿找能走出坊间的人去武娘子的裴府让她帮忙问裴松风可知道消息。

李光自觉自己无用,读了好些书帮不上一点忙,站在墙边吹着风,恨得掉了一滴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