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郎中围了李玄净辛苦做了的眼,黑子围了一圈,里面的白子被吃掉,拿了出来。
“那位萧肆业郎君为何会死? ”
“因为他早晚都要死,他在京中做事莽撞,已经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悦,他的存在,只会让萧家岌岌可危,送去安西四镇没死,他在长安也会有一天突然死的”
“那位萧三郎嘛,
啊哈哈哈哈哈,你不会以为是萧家主君故意打压他吧 。”
一个氏族,他即便不喜比自己强的次子,可也不会有意打压得太狠, 校书郎很低,那也是他的性子生升上去也不会斗,不如做久一点,不出挑,不引人注目,到时候直接任职个御补郎官,御史,给舍,这样一步一步走。
世家培养郎君,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路子,可最后都会让家族更长久,更有权利。
“当年是你阿娘如果没有和我们公然闹翻的,不然我这门荫好处给到你阿兄和弟弟都是可以的。
我的甥女,你还是太天真
真就以为自己做了几天女官,就懂了这世家生存百年之久运行的逻辑。
当真好笑。
哈哈哈哈哈”
卢郎中看她就像是个什么好玩的猫狗,看她挣扎不屑,看她自以为懂了些什么。
就和这棋盘上的白子一样,努力做局,最后却被追到尾端,功亏一篑,死伤一片。
“世家门阀真有舅父说得这么厉害这么好?”
“你阿耶李宗,即便是分支且早就失去了门荫,你以为是寒门,可历来都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氏族。“
“你作司籍,修书编撰,将来若记录成史也只会写,初入官职微寒,而不是贫寒,更不会是寒微一词,这些词汇的区别,你不会不知,你入宫为御正做事这么久,照理也该学到了些常识,太宗命人修氏族录的目的,你不会不清楚吧。”
李玄净自然知道,只是没有往心里去,是啊,贫寒,寒微,微寒,一字之差,千差万别。
寺学子里面有许多打着补丁吃不上饭的,来了一载即使有乡县支持,一年半载还可以,可是年年考不上,没了支持,读不起书了,还是要回了老家。
那些人,可能终其一生能做个流外九品,都是幸运的。
这就是贫寒。
可她还是辩了辩,她想从这位舅父嘴里知道更多,她不理解为何今日愿意同自己讲这么多,可千载难逢,不管这卢郎中哄她骗他,她自己有脑子,能分辨,她只管问就是了。
“可我阿耶是下品,他亲自考了科考,做了多年的县丞,吏部考核中中,累年累资才升任来的长安,不也还是低阶的市丞么?这不是寒门是什么。我阿耶靠自己的学识,可不同你们一样。”
卢郎中听闻毫不客气的嘲笑。
“ 哈哈哈哈哈。”
“寒门也是有门第的。”
“你以为你们来长安,没有任何波折,毫发无伤的是拖了谁的福。 ”
那王市令在县城时,不就别人用府兵围了么。
“你莫要说是两圣将你阿耶升了职,你们才来的,你真以为是两京市丞是什么好职位啊,那里面有些烂账,坏账,无法交代的东西,放你阿耶和你大伯过来,做靶子罢了。”
“ 不过是世家没有合适的人,两圣又不想安排世家的郎君为家族谋取利益。 ”
“即便下品官职,也不是认字就给。”
“ 非要说得这么直白么。”
“我的甥女你这么聪慧,怎么不动动脑子,你们能来,是你阿娘的姓氏,卢家护佑了你。”
“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你可知什么叫做民间修昏姻,不记官品而上阀阅。”
人们婚姻嫁娶,不关心对方的官职品级,而是更看重家族的门第和声望。
世家的好处的确是显而易见,天下衰宗落谱”的名门大姓反而尤其是一些氏族“禁婚家”之后,越发觉得自己高贵,并“潜相聘娶”。也有的即使女老不嫁,也不愿跌落身价,与他族为婚。
那萧郎品阶虽然低,那也是写在氏族录册呢名门。
就像卢郎中真心不明白,李玄净为何不愿,也不理解,没有门荫又有何骄傲的。
若没有李玄净阿娘的这个卢的姓氏,萧二郎即便寿将正寝,娶妻也轮不到一个寒门市丞的娘子。
李玄净都要被说动了,礼部郎中果然是好厉害的一张嘴。
倏然不知,卢郎中劝她入坑,她也在给卢郎中下坑。
"既然卢氏一族如此厉害,可我阿娘当年的婚事,对方一心求娶,我阿娘不愿,你们为何阻止不了对面,而强迫我阿娘呢?“
“那怎么叫作强迫,本来婚姻都是媒妁之言,耶娘之命,哪怕公主,县主,谁人不是?”
是,县主如此,公主也是如此,婚嫁不过就是世家之间资源的融合。
十几岁的公主命好的配个少年郎君,命不好的配老头。
一辈子给这一群比自己还大的次子女做娘。
还有刚生下就被订了婚事的,男儿可以再娶美妾,可无人问这些娘子是否愿意。
她修撰典籍,也没少看到先朝男女婚姻的记录。世家女,乃至县主,公主,多都是糊里糊涂地安排着嫁了,有的甚至都没记,墓志铭上也不过几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