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卓第二天在书院看到铁丫,活蹦乱跳一点也不像罚过跪的样子。
不过常被她拿在手上的弹弓确实没了。
散学后铁丫跑到纪卓面前说道:“夫子,我想去你家看看小优哥哥。”
纪卓:“你散学不回去,家里人该着急了。”
铁丫:“等会路过我家,我说一声就行了。”
纪卓点头:“行”
于是铁丫跟着纪卓往回走,本来走在纪卓后面,后来直接跑到前面去了,扔扔石头打打鸟,时不时还要等等纪卓。
小孩体力是好,一点不嫌累。
纪卓回家走在这面山上,铁丫家在那面山上。
差不多和她家面对面的时候,铁丫扯着嗓子喊娘。
没喊几声屋里出来个人,铁丫大声喊道:“哥,我去夫子家,等会回来!”
对面应了一声。
这种靠喊传话的方式在山里非常常见,就是有点费嗓子,而且没有保密性。
这不,铁丫一嗓子喊得附近干活的人都停下来看热闹。
到家的时候小优还没回来,铁丫先写字。
纪卓在旁边指导,写的不到位的帮她纠正。
没一会儿铁丫推他:“夫子你别打扰我,你到别的地方去。”
纪卓:“……”
这丫头是一点不怕人。
等她写完纪卓拿过来一看。是字,只能说写的确实是字。
铁丫已经跑出去逮蚂蚱了。
小优回来时,老远铁丫就看到了,跑下去找他。
小嘴巴巴地问小优被蜂子蛰的还疼不疼,什么时候能好。
问了半天小优只摇头不说话,铁丫也不恼,又说夫子布置的作业她写完了,可以帮小优干活。
“我弹弓被我爹收了,不知道啥时候能还我,真讨厌,我都说我不乱打了。”
铁丫开始抱怨自家老爹:“天天就知道发火,脾气大声音大,烦死人。”
一直从路上回到院子里,铁丫的嘴就没停过。
小优不回应她也不介意,就跟在小优屁|股后面转。
“你饿吗,我有东西吃。”铁丫仰着脸问。
小优还没回应饿不饿,铁丫就撒腿跑进屋,从书袋里掏出一块灰面馍,塞到小优手里。
“吃吧,发面的。”
小优看看手里的馍,看看铁丫。
“吃啊,我专门给你留的。”铁丫催促道。
小优犹豫了一会儿,咬了一口。
“怎么样,好吃吧?”铁丫期待地看着小优。
小优露出惊喜的表情,转头朝纪卓指了指馍。
“是甜的!我娘放了糖!”铁丫兴奋道。
小优把馍送到纪卓面前,示意纪卓吃。
纪卓掰了小小的一块。
“嗯,是甜的。”
小优一听把馍又往前送了送,纪卓推回去:“我尝点就行了,铁丫专门给你的,你吃吧。”
“小优哥你吃,吃饱才不疼。”铁丫说着纯真又暖心的话。
小优又咬了一口,看表情就知道很喜欢。
忽然他像想到了什么,拉铁丫去了后院。
没一会儿铁丫抱着一怀桃子回来。
“太多了,要掉了。”铁丫小心把桃子放到椅子上。
两人从厨屋端来清水,把桃子一个个洗干净,坐着吃起来。
“脆的好吃,我喜欢吃脆的。”铁丫嘴里嚼着桃子,说话含糊不清:“小优哥你喜欢吃脆的还是软的?”
小优指了指手上的桃子。
“你喜欢吃软的,软的甜。”铁丫看懂了,发现什么秘密一样总结,“我知道了,原来你喜欢吃甜的,下回我娘蒸糖包我给你送……”
一大一小差了十来岁,一个话唠,一个不说话,沟通起来丝毫没有障碍。
纪卓靠在门上看着这副景象,觉得很神奇,又觉得理所当然。
同样纯净,同样温暖的人在一起很容易相处。
爷爷奶奶回家看到铁丫很意外。
更意外的是铁丫那么喜欢小优,小优去哪儿她都跟着。
小优抱柴她也抱,小优扫院子她洒水,洒的衣裳都湿了也不在乎,还不让别人帮忙。
奶奶惊奇:“他俩怎么能玩儿到一起去。”
纪卓:“都是小孩,怎么玩儿不到一起。”
奶奶:“小优心思再单纯,也这么大了,铁丫还愿意跟他念叨呢。跟我们就没话说。”
纪卓看着黏在小优身边的铁丫:“铁丫就没把小优当大人。”
这样对小优是好事,有人能一直在他身边刺|激他跟外界交流,而不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纪卓本来不想打扰他们,但太阳已经完全落下去了。
“王雨润,我送你回家。”不是纪卓舍不得留铁丫吃饭,而是晚上的山路非常不好走,“再不送你回天要黑了。”
铁丫不情不愿:“好吧”
临走铁丫对小优告别:“小优哥,我明天再来。”
小优点头,看得出来他也喜欢铁丫。
他们还没走多远就碰到了来接铁丫的哥哥。
纪卓不用跑一趟了。
回家后纪卓发现小优一晚上心情都很好,嘴角和眼睛总带着笑意。
或许铁丫可以帮小优学会和别人交流。
从那天起,铁丫天天放学跟着纪卓回家。
随着上学时间增加,孩子们对纪卓越来越熟悉,就越来越不怕他,开始调皮捣蛋。
于是纪卓开始对他们严厉,现在手板都用上了。
所以一些学生散学后见到纪卓就躲,巴不得绕着走。
只有铁丫,不仅不怕纪卓,还天天去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