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纪卓呼吸重新平稳,小优才闭上眼睛。
学堂的事看似十分顺利,但纪卓心里却隐隐担心。
先不说那十几个明明符合年纪却没来上学的孩子,单是已经坐在课堂里的,也不是全都稳妥。
爷爷在干活的时候,听到有村民洋洋得意炫耀。
说他本来没想让家里的娃娃去上学的,结果听说帮忙盖学堂可以免费上几个月学,纪卓还免费发书,他才让娃娃去,等要交学费了,他就不让娃娃去了,反正能认得几个字会写名字就行。
甚至有村民附和,说读太多书也不见得有什么用,他们一辈子大字不识一个,也没啥影响,日子照样过。
纪卓听说后很无奈,更多的是痛心。
他知道这种思想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但他怕那些老乡因为这种思想剥夺孩子们接受教育的机会。
所以他一面要去没送孩子上学的老乡家里劝说,一面努力把课上得生动一些,激发孩子们渴望继续读书的心。
村长不用说,大力支持纪卓,努力帮忙到老乡家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说他们送孩子去学堂。
令纪卓没想到的是,连老师都不放心来了鸿鹄书院。
“我怕你一个人应付不过来,就来看看。”
纪卓无奈笑笑。
老师看着纪卓憔悴的面容,心里就有数了,宽慰道:“当夫子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你初出茅庐,教学尚在摸索阶段,还要分心劝解学生父母,到头来可不能因小失大。”
纪卓低头:“学生惭愧,是我当初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
老夫子叹口气,坐下。
“你比我了不起。”
纪卓惊讶,忙谦虚道:“老师可别挖苦学生了。”
老夫子笑:“我说的是真心话,不是讽刺你。”
纪卓不解。
老夫子摸摸胡须,解释道:“我从辞官教学生以来,都是学生自己求上门,我只负责教导,学生也都十分自觉。而你不光要承担授业的职责,还要守住学生,努力给他们创造读书的机会。就凭这一点,你就比我了不起。”
面对老师的赞扬,纪卓心里的愁苦总算释放了一些。
还好有人能懂他,理解他,这个人还是自己最尊敬的老师。
纪卓湿了眼眶:“谢谢老师。”
老夫子拍拍纪卓的肩膀,多的客套话不用说。
看到纪卓的艰辛,老夫子决定帮纪卓一把。
老夫子每隔一天来鸿鹄书院上一个时辰的课。
这种待遇可是别的书院求都求不到的。
老夫子通晓古今,学识渊博,各种名人轶事、诗词歌赋信手拈来,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为了提高课堂效率,老夫子把教学内容与那些故事糅杂在一起,既学了知识又增加了趣味。
一时间,纪富村的各个山坡上都回响着背古诗、唱童谣的声音。
纪卓对老师的帮助感激不已。
“我们这么多年的师生情谊,不用说谢。”老夫子和蔼道。
看着老师已经花白的头发和微微颤抖的手,纪卓只觉得惭愧不已。
老师都已经这个年纪了,还要为了他来回奔波,劳心费神。
纪卓:“老师放心,我一定尽快把这个书院撑起来。”
老夫子无声拍拍纪卓的手臂,转身上了马车。
目送老夫子的马车走远,纪卓暗暗发誓,不管多难,他一定要接下这个担子。
余光处走来一个人。
纪卓扭头,看到小优提着篮子走近,篮子还在滴滴答答滴水。
“小优”
小优停下,指指家的方向,用眼神询问纪卓。
纪卓微笑:“走,我们一起回家。”
小优露出一抹笑容,点头。
纪卓想接过小优手里的篮子,小优不让,指向纪卓手里的书。
纪卓明白小优是说篮子会打湿书本。
“你帮我拿书,我提衣裳。”
小优立马摇头,提着篮子大步朝前走,生怕纪卓跟他抢似的。
纪卓失笑。
见过抢东西,没见过抢着干重活的。
纪卓知道小优不会走太远。
果然,没走两步小优就在前面停下来了。
等到纪卓走到前面去了,小优才重新提着篮子跟上。
纪卓已经习惯了,他发现小优好像很喜欢走在他的身后。
而在纪卓看不到的地方,小优望向纪卓的眼中总盛满了幸福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