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知道自己死后儿子一家一定会欺负小优,于是提前教小优把钱藏在自己的坟里。
再不孝的子孙也不可能刨自己祖宗的坟墓,那可是要被戳脊梁骨的,只有放在这里,小优辛辛苦苦攒下的东西才不会被抢走。
活着她尽力保护小优,死后也要用尽最后的办法给小优一丝庇护。
纪卓心里如惊涛骇浪,眼眶有点发酸。
外婆,你放心,从今以后小优就交给我了,我会把他当做弟弟一样对他好的。
小优依然捧着钱递在纪卓面前。
纪卓慢慢将手覆上,把钱连同小优的手紧紧握在手心。
一阵微风吹过,温暖舒服,仿佛一双手轻轻拂过纪卓的脸颊。
纪卓带着小优回家的时候,爷爷奶奶并没有意外。
奶奶和蔼道:“东西就放在卓儿的房间吧。家里有空床但是没有多余的被子了,小优先跟卓儿挤挤,等天气热了小优再单独住。”
纪卓看向小优,用目光征求他的意见。
小优看了纪卓一眼又移开,点头。
就这样,小优正式住进了纪卓的家,睡到了纪卓的床。
小优收拾好东西后,主动开始干活。
见纪卓挑着两桶水晃晃悠悠,立马抢过去挑,他一手抓一边,走得稳稳当当。
纪卓看得目瞪口呆。
“小优看着瘦,力气倒不小嘞。”
爷爷嘲笑道:“你长这么大,什么时候做过力气活,干活上你还真比不上小优。”
纪卓认同道:“是,我以前一门心思都在读书上,从没想到操心家里的事。”
说完纪卓叹口气,有些后悔:“让您和奶奶这么大年纪还操劳,真是不应该。”
爷爷不在意摆手:“你忙着读书也是正事,又不是游手好闲玩,我和你奶只觉得心里高兴,哪会计较那些。”
纪卓听到这话心里更加惭愧。
爷孙俩正说着话呢,村长来了。
“小卓,忙着呢?”
纪卓忙站起来招呼:“村长来了,不忙,您进来坐。”
纪卓准备进屋搬凳子,一转身见小优已经识眼色地搬了出来。
村长坐下,先是环顾了一下院子,然后开始寒暄。
“表哥身体还好吧?”
爷爷:“拖您的福,好着呢。”
村长点点头:“这院子该整整了,你看那都快塌了。”
纪卓知道村长来肯定是有正事,但还是顺着村长的话说道:“是,改天天好的时候补补。”
扯了几句闲话,村长终于进入了正题。
“小卓,关于孩子们学费的事你想得怎么样了,大家伙开始问我了,我得给人家一个准话啊。”
纪卓正色道:“我认真考虑了一下,根据大家的实际经济状况,再加上官府那边的补贴,我想定到一个月十文,然后书本我免费提供,怎么样?”
纪卓看着村长解释道:“现在的物价一个鸡蛋可以卖一文钱,一个鸭蛋两文钱,十个鸡蛋就能让孩子念一个月的书,对大家伙来说应该不难。但是毕竟也是大家省吃俭用攒的,所以也不会让孩子太随意,您觉得呢?”
村长摸摸胡子思考,然后点头。
“我看合适,十文钱一个月大家都能承担得起,你还免费提供书本,上哪儿找这么便宜的事?”
村长看着纪卓赞赏道:“要不是官府那边有补贴,你这就是贴钱。小卓,你真是我们村的活菩萨,咱们以后的子孙后代都得记住你。”
纪卓忙谦虚道:“您千万别这么说,我在这土生土长活这么大,有了一点小小的能力,做点贡献回报不是应该的吗?要是孩子们以后都能走出纪富村有番大作为,也不枉我出的这点力了。”
“这书读得多觉悟就是不一样,我先替大家伙谢谢你了。小卓,表爷没看错你,你这孩子好样的!”
村长看纪卓越看越喜欢,不住称赞,要不是后面还有事,他高低得留在纪卓家喝两杯。
学生束脩的事就这样定下来了,接下来就是开学。
村长专门找人算了个黄道吉日。
而纪卓在这期间抓紧去城里买书本。
自从纪卓要在村里办学堂的事传开,他就成了十里八村的名人,连城里都在传他的事。
当书铺老板听说了他的事迹,爽快地给了他大大的优惠。
到了正式开学的那一天,学堂前挤满了村民和闻声过来看热闹的外村人。
随着鞭炮声响起,纪富村鸿鹄书院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