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孟婆的野生动物园放归指南[直播] > 第53章 第五十三只野生动物

第53章 第五十三只野生动物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但近几年来随着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松花江流域的鲟鱼几乎已经绝迹。

所以当孟璐璐说想要在开展长江中华鲟鱼研究工作的同时,尝试在松花江重现鲟鱼繁育的时候,研究团队这边其实并不看好孟璐璐的想法。

毕竟在前几年松花江最具代表性的鲟鳇鱼已经在松花江流域绝迹。

这样的现状远比长江流域的中华鲟还要严重。

再加上松花江冬季低温的影响,这些都对野生鱼类的繁育造成非常大的困难。

但出钱的就是老大,就算他们再怎么不看好孟璐璐的"异想天开",他们也必须要尊重孟璐璐这个提供了顶级研究场馆的金主。

何况莲湖山毕竟是在东北,人家在投资长江渔业研究的同时带一带老家的渔业研究也无可厚非。

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们刚刚像平时那样,对"人工鱼池"里的中华鲟采取人工授精后不久。自然鱼池里的中华鲟竟然也完成了繁育。

这可谓是彻底惊呆了研究组。

要知道莲湖山水族馆内的鲟鱼,无论是长江中华鲟,还是黑龙江鲟鳇鱼,大多都是人工繁育出来的品种。

为此在鲟鱼已经多年没有野外自然繁育记录的情况下,研究团队虽然习惯性的进行了参照实验,但他们几乎所有人默认这些不经过人工干预的鲟鱼几乎不可能完成繁育工作。

然而谁成想就是这些不被看好的"对照鱼",竟然在非人工干预的情况下,与人工干预组一样前后脚完成了自然繁育。

没错不是人工,而是自然繁育。

光是这四个字一出,就足以让无数相关从业人员兴奋不已。

那一刻他们的第一反应,是把这一切的原由,归功于莲湖山动物园的饲养环境。

作为高阶场馆,莲湖山动物园的鲟鱼养殖,不但在模拟洄游环境的同时配备相应的水质净化系统。

甚至还为这些鲟鱼准备了专属的饲料培育区。

从虾米蚯蚓,到水藻青苔,莲湖山动物园的完美实现了鲟鱼饲养过程中,不同环境和相应饲料的模拟。

然后就更不用说高阶场馆自带的体质增幅Buff。

再这样的环境下,身强体壮且无需为食物发愁的动物,在满足一切条件的情况下自然会顺理成章开始进行繁育。

而且不仅仅是中华鲟,在中华鲟出现自然繁育的案例以后,鲟鳇鱼那边同样也开始了自然繁育的过程。

虽然此时此刻还不知道具体原因所在。

但两种存在自然繁育困难的鲟鱼先后开始繁育这件事,就已经证明了莲湖山水族馆营造出来的环境,非常的适合鲟鱼自然繁育。

那一刻无论是经验丰富的研究团队,还是以实习生身份参与研究的大学生,全部都不敢相信的瞪大了眼睛。

要知道从事他们这一行的已经很多年没有见识过自然繁育的鲟鱼了。

照这个节奏下去,等到这些鲟鱼卵孵化并长大后,他们就会迎来有史以来第一次"非人工繁育鲟鱼"的放归。

他们是有着这样的期待,但与此同时早已习惯人工繁育工作的他们真的无法想象他们梦寐以求的自然繁育,竟然会这么直接的呈现在他们面前。

于是乎在意识到事情走向后,研究团队赶忙停下了所有人工繁育的工作,转而专心投入到了对自然繁育鲟鱼的观测,和未来放归流域水质的监测和治理工作当中。

而且这样的"意外之喜"还不止于此。

原本研究团队在察觉到莲湖山这边的鲟鱼在进行"自然繁育"后,都是希望能够先将这一批鲟鱼正常繁育一代后,再在整体数量达到一定规模后,从二代开始进行野放。

然而谁料也不知是不是莲湖山模拟出来的环境太过于"理想化"。

以至于莲湖山动物园自然繁育出来的中华鲟鱼卵,竟然在受精率达到百分之四十的情况下,实现了受精卵近百分之五十的孵化率。

这个数据一出,研究人员的第一反应直接就是在怀疑自己是不是拿错了物种。

要知道即便是在中华鲟在自然环境下的受精率只有百分之二十,而在这基础上的平均孵化率更是只有百分之十五。

这也是为什么中华鲟明明可以一次产出一百多万粒鱼卵,却依旧面临着严重濒危问题的核心原因。

但眼下莲湖山动物园饲养的这一批鲟鱼竟然直接把他们记忆中的繁育率直接硬生生向上抬高了一倍。

这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突破,这简直就是飞跃啊。

照这个数据下去,他们甚至不用等第二轮繁育,就可以在留存好一定样本的情况下,去尝试第一次的野化放归。

而到了那时只要他们把野化放归这个任务圆了。

届时即便他们的客流量上不去,也依旧可以确保水族馆在莲湖山动物园中的顺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