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启明长庚 > 第100章 旧主复辟

第100章 旧主复辟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就梁骐本心而论,他是有一股本能的冲动,想要横扫中洲,在壮年之前便成就千古大业的,然而越是这种关头,仔细揣摩,总觉得有些虚处,虽然自祖父起,北凌国国力大增,与关东诸侯决战自然不成问题。但如今面对的是旧天子遗孤,事情就完全不同了。这可不是单纯的打仗那么简单,而是涉及到天下大势、人心向背等复杂因素。

*

政事堂厚重的木门吱呀作响,景蔺、姜奚、苏北歌三人齐步而来。

“少一,你素来多谋,对此事怎么看?”梁骐的目光从苏北歌和姜奚身上掠过,落在了景蔺身上。

景蔺倒也是习惯了国君的这番做派,上前一步,拱手作揖,直言不讳道:“陛下,直取旧中洲,臣扪心静思,以为尚有诸多可商榷之处。旧中洲虽兵力不强,但民心未散,王室遗孤的出现,无疑激起了众多世族与百姓的拥戴之情,其势未衰。兵法有云,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旧中洲能够迅速崛起,必然背后潜藏着支援力量,虽未见其形,却不可忽视。若我北凌仓促动手,恐难保万全,胜算难料。”

言辞如针,刺破了堂内的燥热气氛,陇刚与梁骞那激昂的战意也平息了半分。

“但,若因此便按兵不动,任由旧中洲坐大,亦非长久之计。”景蔺话锋一转,继续说道,“旧中洲与我北凌,山水相连,实乃心腹大患。然,如先着手其他诸侯国,那东风国其势虽强,却远隔千山万水,难以即刻图之,非北凌当前之首;南璃国虽乱,但幅员辽阔,南蛮部落更是一块难啃的饼,大战一起,绵绵无期,恐得不偿失。”

说到这里,景蔺微微一顿,笑道:“故,臣当下无成算定策,请君上容我思之而后奏”。

陇刚眼中闪过一抹精光,“若是东、南皆不可取,那我们何不向北?”

梁骞望向陇刚,沉声道:“陇大人所指的,是那盘踞北疆的岚胡?”

陇刚重重点头,“正是。岚胡近年来势头甚猛,寒昭不少疆土已悄然被吃去,如今与我们北凌边境几乎相接,此等威胁,岂可等闲视之?若此时东出有异议,咱们就先稳固北方边境,再图中原。”

姜奚却轻轻摇了摇头,语调中带着几分忧虑:“北凌与燕族刚刚联手几战,正值情谊浓的时候,此刻若对岚胡动武,岂不是在局势尚不稳定之际,又平添一位劲敌?此举,恐怕非智者所为。”

“姜丞相所言极是。在对抗呼韩部落和寒昭军的时候,我曾见识过胡人用兵,他们的战斗力非比寻常,非是轻易可胜之敌。尤其是那燕世子,行事果断,心思缜密,简直就像是一头潜伏在暗处的狼。贸然挑起战端,我认为不可。”应飞濂神色凝重,目光不禁扫过众人,似乎在寻找共鸣。

苏北歌眉头轻轻一皱,心中暗自嘀咕:恒升那孩子,何时成狼啦?分明是温顺小犬。

她思绪飘远,却未曾察觉梁骐那隐含深意的目光正悄然落在她身上,见她出神,心中莫名升起一股酸意,嘴角一撇,“小小燕族,竟能让我北凌勇士心生畏惧?诸位是否太过谨慎了些?”

此言一出,政事堂内顿时静了一瞬,众人面面相觑,皆是不解国君怎会突然冷脸。

唯有景蔺,目光闪烁,心中已然明了几分,他上前一步,语调温和地规劝道:“君上息怒,北凌铁骑威震四方,自是不惧任何挑战。但正如丞相所言,当前之际,我们需谨慎行事,不宜轻易与胡人交恶。毕竟,经过与夷戎、寒昭的数次并肩作战,北凌与胡人之间已建立了难得的默契与信任。若此刻因一时冲动而破坏这份来之不易的和平,恐怕会令我军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反而不利于我们集中力量应对中洲及其他诸侯的威胁。”

景蔺的话语,缓缓浇灭了政事堂的微妙氛围。众人皆是点头称是,连陇刚与梁骞也收敛了先前的锋芒。

梁骐看着景蔺,胸中的莫名怒火与冲动也渐渐消去,他缓缓点头,目光中恢复了往日的冷静:“少一说得是。”

说罢,他转首望向苏北歌,眼神中多了几分复杂情绪,似是在探寻她心中的想法。苏北歌感受到那抹目光,心中微惊,连忙收敛心神。

*

政事堂陷入了短暂的沉寂,直至姜奚开口打破:“君上,据我所知,眼下中洲势力看似复辟,但其核心乃是季氏宗亲,而非正统王族之后,此中或有可图之机。”

“怕只怕,这只是他们的障眼法。”苏北歌终于开口,她眉头紧锁,担忧地反驳道,“中洲王室既然未曾真正覆灭,谁又能断定,在暗处没有其他的王室遗孤正蓄势待发?”

姜奚微微一笑,显然对苏北歌的谨慎持保留意见,他继续说道:“改朝换代乃历史常态。但世人之心,往往向背分明,因而天命所归,从来不是仅靠血统来决定的。如若现今大多数人已不再认可季氏一族为王,那天命之说在季氏之上的论断,自然也就就过是空谈。我们只需顺应‘民心’,便可成大事。”

“丞相口中的民心,具体所指为何?”梁骞眉头一挑,直接问道。

姜奚正欲开口,政事堂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便是七伯的高声禀报,“君上,南璃国使者请求觐见,言要事相商两国合盟之事,现已在宫外候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