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王转向塔齐欧:“这可由不得他们。”刚说完,那名仆从又跑了进来。
“禀陛下,他说他叫彼得·曼斯菲尔德。”
高个子的人类怒了。“我管他叫——”他猛地一停,“等会儿,你说他叫什么?”
仆从展开一张纸条,照着念道:“彼得·恩斯特·冯·曼斯菲尔德。”
“他来干什么……”国王嘟囔着,声音里透露着满满的嫌弃,“罢了,先带他到会议厅等着,我过会儿就去。”
仆从退下。
塔齐欧问:“谁啊?”
“罗马帝国驻卢森堡总督的私生子,”国王回答,“以前给哈布斯堡王朝卖过命,没捞到好处就改投奔新教。八成是哪个不长眼的走漏了风声,他看咱准备打仗,就迫不及待贴过来要吃这口饭。哼,见风使舵的哈巴狗!好了,我得过去看看。你不用等我,回去睡觉吧。”
塔齐欧回到房间,脱光衣服趴在床上,试图将灵魂和肉i体从繁杂世界中抽离。
……
抽离失败。
面对现实吧。
眼下丹麦已经集结到2万雇佣兵、1.5万英格兰-苏格兰援军,还有德意志北部的新教诸侯援军。
加起来差不多6万只人类——这应该是丹麦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远征军部队。就人力和物资这方面来看,丹麦处于明显优势。
然而,塔齐欧最近总是心神不宁。
军队差不多一半人都来自德意志。尽管他们都表明自己是站在新教这边的。但塔齐欧很难相信——这些人类会真心实意地帮助外国攻占自己国家的领土。
万一他们中途反悔呢?
万一丹麦失利,他们选择明哲保身而退离战队呢?假设他们临时反叛,是否会把原属于丹麦的那一部分物资顺走?
这只是其中一方面。
而另一方面,克里斯蒂安四世所制定的那些计划,乍一看循序渐进、头头是道,但细究起来毫无战略和详备可言。
塔齐欧没打过仗,但他认为打仗和写剧本差不多。就拿莎士比亚先生举例,他创作前会先在脑子里构想一个简略但完整的故事,然后针对故事设定角色,最后再为每个角色填上具体的台词。
拥有故事、角色和细节,才能生出一部精彩的作品。打仗同理。要想打赢一场战争,除后勤工作外,还得有战略规划、情报收集与分析、兵力部署和调配、具体战术执行……每个环节至关重要且缺一不可。而克里斯蒂安四世目前的计划,只能算作一个理想的故事简纲——说出来激动人心,但仅此而已。
想到这儿,塔齐欧难过地闭上眼睛,把脸埋在枕头里。有那么几分钟,他希望自己的想法大错特错:国王只是在自己面前扮猪吃老虎、这场战争丹麦一定能够大获全胜、克里斯蒂安四世会如愿以偿吃到他想吃的汉堡。
因为经过近三个月的相处,他发现这位国王除了有点儿自恋、好大喜功、爱生孩子外,几乎没有别的硬性缺点了。相反,他尽职尽责,国内大大小小的工程从不缺席,上至宫殿、教堂,下至学校、游船,都有他的一份心血在里面。
塔齐欧打心底里期盼这只人类能好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