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那百晓堂已经重新开张三天了。”
崔眙早在心里与倪明姝划清了界限,闻言头也不抬:“她做她的生意,我们有我们的公务,那么留心做什么?”
衙役面露难色,心道同一条街上,很难不留心到。
“小人斗胆,请大人打开窗子,自己听听罢。”
在崔眙的默许下,衙役上前打开窗户,登时便传来了锣鼓声响,夹杂着鼎沸人声,由远及近:“瞧一瞧看一看,专业答疑解惑,一文钱一次!”
“不用周易!无需六爻!而是新型问卜道具——星座和塔罗!”
“百晓堂拓展业务,接心理咨询,心灵鸡汤安排到位;接代吵架包赢,吵不赢退钱!”
崔眙:“……”
隐约有人在质疑,立马就听那道极有辨识度的女声杀出重围,一句三叹:“什么?招摇撞骗?”
“来跟我念,‘永梁县百晓堂’。县令大人亲笔题的字,品牌认证!”
衙役识趣地关上了窗户,轻咳一声:“大概就是这样了。”
一番心意转头被拿去当噱头,即便崔眙早就打算敬而远之,还是被调动起一些情绪。也难怪衙役不肯细说,而是打开窗户让自己听了。
他面无表情,梳理着桌上文书:“照这个数目,让那几个商贩尽快清了税款;街头闹事那几人午后就升堂,还有——”
乡绅富户查税事,地痞流氓管治安。崔眙自从接手政务,一直在这两件事上下功夫,现在想想,整顿风纪这事还是不能落下。
“请林师爷过来,与我商量永梁县风纪的事。”
倪明姝对此毫不知情,还在乐颠颠地规划着自己的产业。
挥别过往辞旧迎新,有招牌才算真开业。为了聚拢人气,她特意请了锣鼓队,又买了几包瓜子糖果在门前分发,还请陶娘子帮忙照看,顺便供给一些小食。
一顿操作猛如虎,人气确实上来了,凑热闹的一个接一个地来,倪明姝茶水一缸接一缸地喝。到了晚上一清点,足足赚了十七块小洋!
反过来再算花销,锣鼓队一两银,瓜子十六钱,小食六十钱。
陶娘子举着自家算盘兴冲冲来帮她算账,算完之后,又若无其事地把算盘收起来了。
“不怕。”
倪明姝咬着牙给自己找补:“刚起步嘛,打开知名度才是最重要的。”
“你省省吧。”陶娘子叹了口气,“经商的天也要变了,这段日子你要挣不到钱,往后只会更难。”
新县令到任后,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陶娘子凑过来压低声音道:“新官上任三把火,你知道吧?就这一条街的事儿,你知道咱们县令做了什么吗?”
“听说,关在大牢里好几年那个大恶霸都重新拉出来砍了!”
倪明姝配合至极地小声惊呼,随后道:“这不是好事儿么?”
“不光是恶霸!”陶娘子环视左右,见没人才敢继续说,“你也看到了,这两天门前经过的人不少,那都是永梁县的商户。商人出入县衙这事可不简单,县令他啊,八成是想整顿商贾!”
“你年龄小不知道,商会每年要孝敬官府不少银两呢。官府一个不顺心,咱们这生意就做不下去,就没法儿生活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