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事业批天天都被打直球 > 第4章 再逢

第4章 再逢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记得,佟远东。”

那人一愣,随即笑了。

没有人再说话。

记忆是个爱偷懒的家伙,如不刻意回想,曾经就会慢慢淡忘。

但现在随着商教授提起过去,忆海里的那些零散的游鱼或珍珠,终于又开始粼粼浮光,被他逐一捡拾而起。

后边又发生了什么呢?严堂心不在焉地摸着座椅的扶手。

“在想什么呢?怎么又突然发呆了?”商教授笑着问。

“没什么,就是突然想起当时的论文竞赛,佟远东的内容就是介绍体声波技术的仿真模型建立。”严堂答道。

“是啊,他现在是高安的研发组长,在纽特尔进行体声波技术的开发的改进。”商教授说。

“他在高安工作?”严堂有些遗憾,“我现在负责的是Qua公司的体声波技术重启计划,原本还想着可以跟他讨论一下,现在看来得避嫌了。”

Qua与高安一直都是对家,若是让人知道,两家的研发组长聚在一块讨论技术开发,难免不会惹来非议。

商教授听了,竟也开怀的笑出声来,“这么说你们还真有缘分,当时就是对手,现在研发同一项技术,又成了对家。”

见严堂低着头,似乎又开始暗自苦恼,商教授安慰道,“其实这次来美国,我们也是跟Qua进行体声波技术的商务交流。”

严堂重新端起咖啡壶,壶底的咖啡轻轻晃动,刚好斟满了一杯。

“体声波?”他手上动作微顿,咖啡在瓷杯里旋转了几圈,最后稳稳的摆到了商教授的面前。

“承新也在做体声波技术的项目研发?”他问。

谈及公司成果,商教授话音自豪,“没错,而且我们已经利用体声波技术生产出国内第一颗体声波滤波器。”

由于欧美市场的垄断和专利限制,国内半导体行业的发展一直步履维艰。

心念电转,严堂的声音也不由有些激动,“这么说,体声波技术已经成功在国内实现应用生产了?”

商教授点点头,端起咖啡,轻轻抿了一口,“在国外,半导体的声表面波技术已经趋于成熟,而国内却刚刚兴起,现在体声波技术正是火热,我们就不能再落后人家一步了。”

略带酸气的苦味瞬间弥漫在口腔,但数秒后,苦涩散去,只留下淡淡的回甘。

“教授,您真是太厉害了。”严堂衷心佩服。

“这次的功劳可不在我。”商教授却微笑摇头,“体声波技术的研发可不简单,从前期模型搭建到中期产品设计,包括后期的生产全都是赵侯,他亲力亲为。”

严堂微微错愕,“赵总是研发出身的?”

“是啊,”商教授笑着回答,“没想到吧,他曾经可是Qua的第一个华人研发总监。你若是有什么不懂,尽管去问他。”

严堂精神一振,“那真是太好了,谢谢教授。”

说起赵侯,他是个身材微胖,逢人就笑,总是眯着眼招呼应酬的中年男人,单看外表,严堂一直以为他是做销售管理工作的,没想到人家是研发,真是人不可貌相。

严堂心下摇摇头,又想起这位赵总的发家史。

据说当年体声波技术刚在美国兴起的时候,身为研发部总监的赵侯就敏锐地看到了这项技术再未来5G通信的发展潜力,他连夜提交了项目申请书,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拿到了项目启动书。

只是这项技术的研发费用太过高昂,公司上层出于成本因素的考虑,不到一年,就把这个项目中途腰斩,赵侯一气之下回了国。直到三年前,与商教授一拍即合创立起承新,才继续把体声波技术的研发做下去。

而Qua公司为了迎合5G市场的需求,今年也重新启动了这个项目。最后兜兜转转落到了严堂的手里,感觉就像是一个奇妙的轮回。

只是赵侯之前在Qua开发这项技术的近一年,不知道是进展到了什么程度?这次重启,上司也并没有提及,公司对于赵侯之前的工作是判定的完结,还是作废?

严堂还在沉思,忽地熟悉的嗓音响起,“商伯父,您久等了。”

严堂回过头,不出所料地是佟远东。

只是他现在看上去似乎和严堂一样,也是心事重重、略显疲惫的模样,白衬衫的袖口随意挽着,一件深蓝色的西装外套搭在臂弯。

一贯仪表整洁的他,今天连下巴上的青茬也没打理。

“严堂?真巧,又见面了。”

虽然有些疲惫,可是一看到严堂,佟远东还是立刻笑了出来,一双眼睛亮起来,温柔专注地看着他。

严堂有些莫名地赧然,只是简单地道,“你好,又见面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