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江姝月进了府衙,李昱卿就在门外焦急的等待着。
然而日头已在头顶上空,江姝月进去了一个多时辰了,人还没有出来。
李昱卿谨记赵芳的嘱咐,千万不可贸然行事,一定步步为营、小心谨慎。
所以,纵使再焦急、再担忧,她也只能耐着性子等下去。
“姐姐!”
看到府衙门口的倩影,李昱卿一个健步冲上去,急忙扶着她的胳膊。
“你没事儿吧?”
“先回府。”江姝月说完,冲送出来的官兵颔首点了点头。
一回到江府,两人便急忙去见了赵芳。
赵芳屏退下人,只留了秋香在院子里守着屋门口。
“娘,他们有人证,是酒楼的店小二,因为来府中送过酒,认识我,所以他那日确实见到我和太子在一起了,府尹大人问起,我没办法说谎,”江姝月微微叹息,又道,“我只好说,那日确实与太子见过,不过饭后就离开了,后面的说辞就是按照我们提前对好的。”
赵芳抿嘴,蹙着眉思索,而后又问:“府尹大人有说什么吗?”
“没有,”江姝月摇头,“只是问完那日我的行踪,便让我离开了。”
赵芳叹了口气。
她心中有些惶惶不安,尽管她们早已提前谋划过。
但是府衙也不是吃素的,若是太子失踪一事,查不到水落石出,圣上不会善罢甘休,朝野不会善罢甘休,府衙更不会善罢甘休。
当朝太子怎么可能无缘无故失踪呢?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这是开封府办案的准则。
“娘,”李昱卿看出赵芳的担忧,她道,“如果真的没有办法了,我来承担,本来这件事就与江府无关,只要不连累你们就好。”
说到底,刺杀太子,动手的是李昱卿。
真正事发,按照国法处治,也确实只能处治李昱卿。
因为江府、江姝月、秦青,并未直接参与刺杀。
“卿儿!”江姝月抓紧了她的胳膊,“你是为了我!”
李昱卿抚抚她的肩,笑了笑:“我是说如果嘛,但是他们查不到最好。”
说完又看向赵芳,继续道:“娘,我不想连累你们,也不想连累爹,这件事情本来就是我做的。”
江姝月迟疑:“娘,要不要告诉爹?”
赵芳急忙打断,皱眉道:“不行!万不可让你爹知道!”
她了解江麟,一直对朝廷、对圣上忠心耿耿。
一辈子也是恪守国法,爱民如子。
不用管出于任何原因,一旦知道李昱卿杀了太子。
那江麟要做的第一件事,一定是抓着她去开封府报官。
事实证明,赵芳的担忧很快就应验了。
开封府的人没有那么好糊弄。
次日一早,府衙官兵又来江府传李昱卿前去问话。
“卿儿……”江姝月抓着她的胳膊,有些担忧。
李昱卿笑着安抚她:“没事儿,在府里等我。”
然而,李昱卿这一去,便是三日没有消息。
江姝月急得不行,也忧心得不行。
李昱卿去府衙的这三日,江姝月日夜几乎没有合过眼,身形也肉眼可见的消瘦下去。
“娘,卿儿她为什么去这么久?”
赵芳叹气沉吟,她知道开封府现任府尹,刚正不阿,断案入神。
至少担任这项官职以来,他手里还没有悬案。
“别着急,”赵芳轻轻拍拍她的手,“没有消息也许是好消息。”
若是人证、物证俱在,证据确凿的话,那么府衙一定会贴出告示了。
如今焦灼的局面,只能说明,府衙怀疑,但是从李昱卿话里又找不到破绽,再加上没有认证物证,自然是不敢贸然定罪的。
开封府两次来江府传人问话,这一异常举动也终于引起了江麟的注意。
平日里他忙于公务,很少过问江府之事,都是赵芳在打理。
然而此事实在过于显眼,想不注意都不行。
“夫人,老爷要您去厅堂。”
丫鬟在门外禀报。
赵芳闻言一怔,回了丫鬟一声,又握握江姝月的手:“我去一下,或者我和你爹去府衙一趟,顺便了解一下情况,打探一下消息。”
江姝月点了点头,欲言又止:“娘……”
赵芳抿嘴笑笑:“没事儿,越是这个时候越要沉住气。”
江麟不明缘由,但是自己的女儿被扣在了府衙,他果然也坐不住了,登时就要去开封府问个清楚。
赵芳也跟着去了。
江姝月焦灼的在家等待着,然而过了正午,她也没等回二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