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在那遥远的西北[70年代] > 第69章 第 69 章

第69章 第 69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舒曼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垫着脚,在一闪而过地闪电中,看见紧闭双眼的乔希瑶,此刻惨白的脸上多了两抹不正常的红晕,于是伸手去了摸了摸她的额头,惊呼起来:“好烫,她发高烧了!”

解堰闻言,冷峻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抿着薄唇,背着乔希瑶加快了速度。

乔希瑶被黄土淹没一个多小时,命悬一线才被救出来,受了惊吓的她,又被寒风冷雨一吹一淋,她不生病,他才觉得奇怪。

从知青点到大队部不远,走过斜坡不平整的山道,行走在泥泞的小道上大约半个小时,很快就到达大队部。

解堰背着乔希瑶,脚上穿得解放鞋踩过泥泞不堪地土路,发出啪嗒啪嗒的声响,几乎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到了大队部的院子里。

此刻大队部聚集了村里不少窑洞土屋被冲垮的村民,村支书解志穿着蓑衣斗篷守在院子门口,安排一众受灾的村民。

看到解堰跑了过来,他连忙迎上去道:“解二,怎么样,知青点的知青们都救出来了没有?”

解堰把背上的乔希瑶放下来,用公主抱的姿势,把人抱进大队部。

大队部村支书办公室里,烧着木炭,聚集了一群人,解堰把人抱了进去,这才转头看着解志说:“叔,人都救出来了,只是乔知青是最后一个被救出来的,差点没了性命,现在又发起了高烧,需要静养吃药。”

“救出来就好,救出来就好。”解志用手擦着额头上的细汗,跟解堰道:“大侄子,还好有你去救知青点的知青,要他们出了事,我也没法向上头交代。村里的民兵大多去抢救粮仓里的粮食了,其他人都去救村里的老幼妇孺,实在挪不出多的人去救知青。”

他说完,又朝里喊:“杨大爷,赶紧给乔知青把把脉,其他人都让一让,给乔知青挪个位置,让她躺着。”

杨大爷是村里唯一的赤脚大夫,已经年过七十,医术不说多高明,村里人有个头疼脑热什么的,都找他医治。

白发苍苍的杨大爷站了出来,给乔希瑶把了一会儿脉,说她确实是惊吓过度受了寒,只需要吃两副驱寒药,好好修养几天就行。

不过杨大爷的窑洞被雨水冲垮了,他平时采的药材也被冲没了,但乔希瑶发着高热,如果不及时吃药,会烧成傻子,要是村里其他人家没有驱寒的药材,就得及时去送镇上的公社卫生院打针。

解堰沉默了一阵道:“我家里有药,我平时巡山之时会采些药材放在家里,以备我母亲、妹妹生病之时用药。”

他说着,把乔希瑶重新背在背上,给她仔细地披上雨衣,抬脚往他家里走。

周围的人面面相觑,只觉得解堰今晚热心过了头。

一个年轻的小姑娘拦住了解堰,语气酸酸道:“解二哥,你有药,你从家里拿过来就是,做什么要把人带你家里去,你又不是不知道,王婶婶不喜欢这些女知青。”

这姑娘叫杨小琴,是赤脚医生杨大爷的孙女儿,也是村里杨会计的小女儿,今年刚满十六岁,长了一张饱满精致的鹅蛋脸,眉清目秀的,因为家里是石水村为数不多的几户稍微富裕点的人家,从小就被家里人娇养着,她跟解嫣一样没干过什么农活儿,整个人养得白白净净的,身量比一般的姑娘圆润,看起来就很有福气。

杨小琴跟解嫣玩得比较好,因为两人都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娇养姑娘,家里不缺吃穿,两人又是同学,自从县里的高中罢课以后,她俩都在家闲着。

杨小琴打小就喜欢到解家玩,也认识解堰,小的时候她对解堰没什么感觉,但自从解堰穿着军装退伍返乡后,她看到成年以后长相英俊的解堰,就对他动了男女之心,没事儿就往解家跑,还没少警告那些对解堰有意思的大小媳妇姑娘们,让她们不要靠近解堰。

现在整个石水村的人,都知道她喜欢解堰。

“这里人太多,乔知青是病人,呆在这里无法静养。”解堰面无表情地开口,算是向众人解释,他为什么要背着乔希瑶去他家。

杨小琴想说什么,舒曼抢先一步道:“解连长,还是你想得周到,我跟你一起去你家照顾瑶瑶,等她病好了,我们再听从村里的安排。”

有她坐镇,村里人就算有什么闲言碎语,也不能说得太过分。

解堰深深地看她一眼,没说什么,默认了她的话,背着往解家走。

舒曼跟在他身后,付凯旋也想跟着一道去,被她一个“你跟着去干嘛?添乱啊?”的眼神,喝楞在原地。

杨小琴看着三人离去,消失在雨雾中的背影,气得咬碎了一口银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